第247章 古元现状(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2      字数:3061
p; “我就一点小感冒,是孩子们大惊小怪。”张老一扬手,颇有几分老当益壮的样子。

  很快,一辆红旗,一辆丰田,还有一辆小客车,来到后圆恩寺胡同七号院。

  “庆亲王宅院……亚非拉作协驻地,原来被你买下啦?”中间有一个修饰词,可贾蓝坡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这就是政治觉悟——四十年代后期,这里曾经被认定为总统行辕,还曾被使用过。

  卢灿做了个请的手势,“贾老见笑,我就喜欢这些古色古香的营造。”

  从中路大院进门,遂即分为两部分,卢灿带着两老,直奔四合院茶室,孙瑞欣则带着潘奶奶以及第一次来的张柳喜等人,参观园子。

  张泽宗对这里自然无比熟悉,担任起导游角色,带着大家逐一游览。

  虽然入秋,可这座园子依旧很美,中路枫叶金黄,洋楼修缮一新,东路亭台楼阁水流潺潺,墙角的万年青墨绿齐整,一株桂树正满园飘香。

  潘苏也是第一次来这座园子,她被孙瑞欣扶着胳膊肘,走在队伍最后面。

  她看了眼自己的女儿,又看看丈夫的儿子,以及两个孙子及孙媳妇,各个游兴大发,止不住暗暗叹息——老张真真攫张家百年之精华,只留下一堆儿孙,庸庸碌碌。难不成他们都没有察觉,三个重要人物去谈事,竟然连老张家一个儿孙都没带,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现在老张还在世,卢灿感念师门恩情,对张家照顾有加,一旦老张去世,即便卢灿念及香火之情,可又能撑多久?

  想到这,她忽然想到老张的弟子古元——要是古元也像阿灿一样有出息就好了,还能庇护张家几十年……这一刻,潘苏奶奶竟然无比怀念当初下放时,那个时不时照顾自己夫妇的朴实年轻人。

  年轻人早已经步入中年!

  此刻,在距离斗门公社约五公里远的龙坛生产队,一家土窑作坊中,一位中年人光着膀子,扎着布带,坐在窑口前,看着眼前红彤彤的炉火发呆。

  正是卢灿和张老寻而不得的古元。

  三年前,古元离开烟涧村,由于没有介绍信,他只能昼伏夜出,专挑偏僻山道走,花费半年多时间,过南阳至襄阳再到荆州,从常德入湘南,一路南下,抵达郴县,也就是后来的郴州。

  抵达郴州郊区时,他在烟涧村帮人做赝品铜器所得到的那点报酬,已经全部花干净。

  兜比脸干净,说的就是他。

  身上没钱,手艺值钱,他在郴县的一个村庄铁匠铺,给人帮工打铁,偶尔也会做一些手工艺品,托铁匠带去集市售卖。原本,他想着积攒点钱和粮票,继续往滇南去,可天不遂人愿。

  合该出事。

  有一次,古元用郴州本地产的通天玉,稍作加工后做成的一对仿清宫十二生肖玉镯,委托铁匠拿到集镇去卖,结果,遇到一位来郴州铲地皮的南方商贩。

  这位商贩眼力不错,见到这对仿制玉镯,顿时惊为天人——除了做旧工艺差点,其雕琢手艺和仿制样式,非常生动,遂即透过铁匠找到古元。

  商贩答应带古元去南方,介绍信、车票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

  古元心动了,跟着商贩过韶关、肇庆,来到珠江斗门龙坛生产队。

  斗门地区,自清中后期以来,就是作伪制赝的重镇之一,在玉器、瓷器以及字画古籍的仿古方面,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