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换股美林()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3 字数:3471
六十年代“新鸿基三剑客”曾经叱咤港岛,一时风云,最后却选择各自单飞,郭德胜做新鸿基地产,冯金喜的新鸿基财务,最年轻的李四叔干脆另起炉灶!
没有传出为何分手,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三人发生了激烈矛盾。
此后,郭德胜与李四叔在有过多次合作,交往甚笃,但是他们却与冯金喜没有任何来往。不仅如此,在冯金喜的新鸿基银行遭遇财务危机时,两人都选择袖手旁观。
如果不是意见极深,这既不符合郭德胜“为人仗义”的形象,也不符合李四叔“老实人”的人设。
能让郭德胜与李四叔同时对他记恨如此,那冯金喜肯定有问题。
有一件事,最能体现冯金喜的性格特征。
1948年,市场逐渐活跃,25岁的冯金喜怀揣发财梦,听弯弯鱼苗的价格高,从羊城贩鱼苗到弯弯能赚大钱,便决心要做这贩鱼苗的生意。
他既不熟悉水性,又不了解鱼苗的特点,加上当时海上盗匪出没,风险系数极高。但是,他不顾朋友劝阻,倾尽所有,从羊城进鱼苗,在香江找船,运往弯弯。
结果,在海上遭遇风暴,赔了个精光,索性生命无恙,抵达弯弯。
他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返,他还想再搏一回,于是打起了船老板的主意。他同船老板商量,要以这条船作抵押,从弯弯运香蕉回羊城。船老板不乐意,他便威胁自己没钱支付运费……
船老板无奈中只好同意,然而命运并不照顾他,归途中海上一直大风不息,船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回到香江,香蕉已经烂得一根好的都没有!
在他成功之后,这件事多次被他在演讲中拿出来当成“百折不挠”的素材讲述……
卢灿也听过。
不同的人,能从这个故事中听出不同的内容。这件事也最能反映他的性格特点。
首先,他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无论是鱼苗还是香蕉,确实是赚钱的生意,没能成功,只能说“天不眷顾”。
其次,此人的赌性和冒险意识太重,胆大包天。
无论是鱼苗还是香蕉,他都没有做过,却愿意倾尽所有,放手一搏,此人的赌性极重。
其三,冯金喜很会说话,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能让船老板栽了一次跟头之后,还能再次听信他的话,再度跳坑,这份能力已经不是“忽悠”所能形容。
最后,是性格中的阴狠一面——他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
难道他不知道船家将船只抵押的后果吗?肯定知道,但是,为了成功,他已经顾及不到这些。
也不知这位可怜的“船老板”,最后的下场如何?冯金喜的演讲中,从未提及过此人。
性格决定命运,不外如是!
新鸿基银行被排除在卢家资本体系外的信息,不胫而走,股东们虽然想要上市圈钱,但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相比追随冯金喜时的提心吊胆,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跟着创造香江奇迹的卢灿脚步!
这一天的新鸿基股东大会,虽然通过了“拟上市”决议,可冯金喜却一点也不开心……他,坠入被质疑的深渊!
冯金喜此人,绝顶聪明,反应也极快。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