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山一证券(3)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4      字数:3275
;卢灿认识这位干将,马来混血华裔,早在冼家执掌大华银行时就已经担任纽西兰分行经理。郭胜利时期,他被提升为澳洲分部投资部负责人,并没有受到郭家出局的影响,钱伟上任后,将他提拔为澳洲分部总经理位置上,很有才能的一人。

  澳纽银行,国内通常翻译为“澳新银行”,

  一百七十亿澳元,折合美元一百三十亿,在澳元汇率改制的混乱时间段,应该能撬动。更何况,自己这次又从香江几家筹集了二十亿美元,完全可以再杠杆借贷,拿到更多的澳元券。

  此次狙击,卢灿并非想要将澳元击垮,他打算将澳元汇率压到一定比例即可收场。毕竟自己在澳洲还会有大笔投资,弄得澳洲联邦政府面子不好看,找自己固定资产投资麻烦,就不太合适。

  当然,卢灿自信澳洲联邦政府不敢动自己的固定资产投资,毕竟,澳洲不是伦敦,更不是华盛顿!如果保罗·基廷这么干,他所谓的金融开放及金融改革,也别想着进行下去。

  在卢灿看来,此次行动,应该万无一失。

  要知道,澳洲1983年的gdp仅为1773亿美元,而此时的澳洲金融储备,还是偏重于英镑和黄金,美元的储备量,预估在200亿美元左右。

  这点储备,甚至都不够金融风暴卷起之后用来填窟窿,更别说反击。

  当然,他并没有轻视对手,毕竟,这是一个国家,能调动起来的资源,远不是自己所能比拟。因而,尽管钱伟说了会后再细聊,可他还是问道,“美林证券布鲁格那老家伙怎么说的?”

  没错,这次美林证券也是重要参与者。

  钱伟再度偏偏头,半掩着嘴,“布鲁格也在筹集资金,而且,我在悉尼时,与山一证券的首代,河野阳明见过面,河野阳明似乎也有些心动。”

  很多人听过野村证券,对于山一证券了解甚少。

  事实上,这家成立于1897年的证券公司,是东洋历史最悠久的券商机构,实力极强,最巅峰时期就是七八十年代,资产代理高达24万亿日元,其背后财阀为富士系。这家公司最终于1997年百年庆典前夕倒闭,其原因很复杂,它的倒闭,被视为“东洋经济沉沦十年”的标志。

  此时是八十年代初,正是山一证券的最辉煌巅峰时刻。虽然山一证券号称是券商,事实上他们经常从事于汇率狙击和操作期货业务。

  钱伟口中的“首代”,是区域分支机构的“首席代表”,也就是负责人的意思。

  卢灿心中一动,“这位河野阳明,你和他熟悉吗?安排我和他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