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缅北公盘()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6 字数:3486
政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缅北公盘,明明是缅北十二土司家族对抗朝廷的敛财之举,却偏偏要拉上缅北政府的大旗——以总交易额的8%作为税收,以获取政府的对缅北公盘名义上的认可,以及海关过审。
这样一来,缅北每年都会举行三次公盘。
每年12月到2月的春季公盘,10月到11月举行的秋季公盘,这两次都是缅北十二土司家族举办;另有每年的3月到4月的珠宝交易会,则是缅北政府矿产部举办。
三次公盘的地点,都设在曼德勒珠宝交易中心。
顺便聊聊缅北翡翠公盘的常识。
历史上,缅北翡翠公盘,始于1964年,正式名称叫缅北珠宝交易会,时间并不固定,但大体在每年3月到4月,每年一届,地点位于曼德勒珠宝交易中心。
一直到九十年代,缅北翡翠的市场价格开始暴涨,缅北政府遂即在1992年增开“年度中期珠宝交易会”,也没有固定到某个具体日期,时间大体安排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之间。
为了加强对翡翠出口的控制,缅北政府在1993年,将每年两次的翡翠公盘地址,挪到距离仰光25公里的珠宝交易中心。
1995年,缅北各大矿主不满意国家对翡翠矿石的出口控制,提出自行举办公盘,国家监督的方式,获得许可。从这一年开始,缅北又增开了“缅北特别珠宝交易会”,时间更不固定。
这就是赌石客口中常说的“缅北三大翡翠公盘”。
事实上,缅北并非每年只举行三次公盘,很多时候都是随机举办。
譬如2005年,缅北政府分别在3月、6月、8月、10月、12月举办5次公盘;2006年以及2007年,也都各自举办了五次大规模的翡翠公盘。
2008年,缅北政府分别在3月、6月、10月组织了三次公盘,销售数量达12,844批,总重量达12,829吨,成交金额达5.73亿欧元,约折合62.5亿港币。
看似一片红火,事实上这一年的公盘上,闹出很多事故。
因为不满翡翠价格的飞涨,许多玉石商人联合起来,在高叫价中标后,不予提货,以此来发泄不满。因而,这一年公盘上,数百批已宣布拍卖成交的翠石,买家没有履行合同,未付款提货,总金额高达数千万欧元,这是自1964年缅北公盘开办以来所罕见的。
这一事件,也迫使缅北政府必须正规化翡翠公盘。
此后十多年,缅北政府将翡翠公盘的举办次数,限定在三次,地点更换到内比都。
同时提高竞标保证金的数额,以及加强对违约玉石商人的惩戒措施——给予无限期(缅籍)或10场(外国籍)取消其参加公盘资格的惩罚。
卢灿的出现,导致缅北三大公盘出现变化——除了历史悠久的缅北珠宝交易会之外,还在1981年出现由矿商主办的春、秋两届公盘。
正月十四,卢灿和孙瑞欣抵达曼德勒。
杨怡的家就在曼德勒,他依旧将卢灿俩人安置在别院。这座别院,就位于曼德勒着名的马哈木市场身后,距离曼德勒珠宝交易中心,也不算远。
接到电话通知的纳德轩珠宝曼德勒办事处主任梅生,已经早早在此等候。卢灿还见到了杨坤、吉瑞,已经吉瑞的未婚妻、桑德拉老头子赞不绝口的准孙媳妇——育彩昆猜。
这女人二十三四,明眸皓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