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米迪运河()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8      字数:3052
  伊德税务官给大家带来的惊讶,也给卢灿一个启示:不要小瞧任何人!

  这种极其平常且朴实的计策,自己一帮人竟然没有一个看穿,最终,要不是自己福至心灵,这次投资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卢灿和孙瑞欣并没有在波马小镇逗留——他现在也算大人物,目标太大,在波马小镇逗留的话,会引起一别不必要的猜疑。下午茶之后,两人带着保镖阿忠陈晓,赶回卡尔卡松——原本卢灿打算回纳巴达港口,可孙瑞欣更中意卡尔卡松这座城市的古朴,想要再玩一天。

  得,随她心意。

  俩人入驻的酒店,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米迪运河酒店。

  酒店靠近朗格多地区的黑山山脉,不远处就是卡尔卡松另一座着名的人工建筑,建造于十七世纪下半叶的米迪运河南部枢纽工程——黑山升水大坝。

  提到运河,大家都知道京杭大运河,知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其实,法国也有一条曾经非常知名的运河——米迪运河。

  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国力达到巅峰期,成为西欧霸主,法国不仅与荷-英-奥的三强联盟发生过多次战争,后期更是深度介入西班牙王位战争,因此,当时的法国在欧洲可谓“举世皆敌”。

  从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地中海的出口,直布罗陀海峡控制在西班牙人的手中,因此,十七世纪法国商船和民船,在地中海出口处,频频遭受西班牙、英国海军及其支持的海盗的劫掠,即便没有遭受抢劫,也会被西班牙人逼迫缴纳重税。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路易十四下令,挖掘一条直接连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水路。

  也就是现在的米迪运河。

  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法兰西学院水利工程师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米迪运河。

  这条运河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两百八十米的航运落差问题。也就是说,米迪运河的最高点,要比地中海和大西洋,高出两百多米!这个难题,在当时绝对是世界级的。

  但是,法国工程师们设计了六十三个大型船闸,持续地抬升水面,让船只由低向高抬升,最终在图卢兹汇入加龙河,实现自然航行。

  整个工程耗时15年,1681年通航。

  两个多世纪中,这条运河不负众望,给流经地区带来了繁荣。

  货物和旅客都沿河运送,运载葡萄酒的马拉大型平底船、小船和驳船往返于两岸间,船闸管理员、驾驶员、马车夫驳船船员、旅行推销员及商人则在岸上忙个不停。

  但是,到十九世纪下半叶,蒸汽轮船的盛行,致使货船越来越大型化,米迪运河明显已经不适应这种大型船只,也因此,米迪运河逐渐衰败。造成米迪运河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西班牙王朝的衰落,直布罗陀海峡的威胁彻底消除,米迪运河已经不存在国家战略意义。

  即便衰败的米迪运河,也是法国人心目中的骄傲,它代表着法国水运技术和水利工程,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的最高水平。

  黑山升水大坝,就是米迪运河的关键枢纽之一,也是运河上游的水力输送大坝之一,仅次于图卢兹的圣费雷奥勒大坝。

  孙瑞欣跪在靠窗的沙发椅上,托着下巴,听卢灿介绍远处暮色中的大坝,忽地咯咯笑出声来。

  “笑什么?”卢灿有点懵,自己介绍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