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狼狈为奸(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8 字数:3141
�的话,委托科勒·詹纳销售这些油画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私吞艺术品的德国军官的后人,或者说是负责掩埋国库艺术品的那些余孽及后人!
卢灿更偏向于前者。
这类事情,最近几十年层出不穷。譬如1954年发现奥地利着名收藏家利奥·波德,家中拥有超过5000幅各类画作,其中超过六成,都属于当年战乱“遗失”艺术品。
又譬如德裔奥地利人古尔利特,因为携带八千马克的现金过海关时,遭遇税务局稽查,结果,在他位于奥地利萨尔斯堡的一处房产中,发现超过1500件艺术品,同样也于当年战乱“遗失”艺术品。
尽管收藏这些战乱“遗失”艺术品,可能会给虎园博物馆带来巨大麻烦,可是,真要卢灿放弃……那是不可能的!
大不了,到时候花费天价律师费,去应诉吧。
虎博未必没有胜诉的机会,因为,卢灿认为自己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
一般来说,若被盗艺术品的现占有人是从合法的渠道购买该艺术品,且对盗窃的事情并不知情,并也支付了合理的对价,那么该被盗艺术品的现占有人便是善意取得!
虎博拿到这些艺术品,原则上属于“善意取得”,同时,卢灿购买这些“遗失艺术品”并非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这也是卢灿为什么不开口询问这些画作来历的原因之所在。
同样,也是卢灿愿意打官司的底气之所在。
卢灿敢于收这些黑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追诉期的限定。
此时还是八十年代,着名的《古董、文物、艺术品追诉条约》还没有签订,被盗艺术品的追诉问题,并没有真正国际化,几乎每个国家都还在执行自己的那套法律体系。
这就给卢灿操盘洗白这些“遗失艺术品”创造机会。
即便1993年《追诉条约》签订,那也只有四十几个国家签字,全球依然有超过一百多个国家,可以用来当成“清洁用品”!
即便再往坏处想——虎博面临官司,卢灿也可以利用其雄厚的资本,直接将追诉者“耗死”!
所以,尽管这些“黑货”会给卢灿带来一些困扰,譬如“名誉上的损失”和“媒体的非议”等等,事实上,想要从他手中将这些东西要回去的可能性,极小!
放弃了名誉上的考量之后,卢灿变得无所顾忌。
他左手扶着这幅画,右手指指尚未掩上柜门的柜子里其它油画,“科勒,你可不地道,这不还有几幅吗?别挤牙膏,都拿出来吧。”
科勒一愣,他当然想要将这些货处理掉,刚才没一口气全拿出来,是担心眼前的年轻人“吃不下”——并非担心买不起,而是担心卢灿处理不了!
现在听对方这么说,他哈哈一笑,“如你所愿!”
柜子里还有六幅,件件精彩!
超现实派大师马克·夏加尔的《躺在紫丁香花丛中的爱人》;
版画画家奥托·迪克斯的《西尔维亚·冯·哈登的肖像》;
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的《穿横条t恤衫自画像》;
脱离主义艺术运动的领袖马克思·利伯曼的《海岸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