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卢灿鉴砚(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8 字数:3248
��。
松花石坚硬如玉,矿物硬度在3.0到4.5之间,主要矿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颗粒细小(大都小于0.01毫米)、结构分布均匀谨实,因此非常压手。
乾隆的《清闲口号》刻在膛口,行书,“人言难得是清闲,我略清闲辄赧颜。设使乐斯更何虑,满招忧亦在其间。”旁边是“三希堂”刻款。
“三希堂”是乾隆的书房名,“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卢灿又看了看四周及底部,四周修饰以莲柄纹,不算复杂,底部则留有“乾隆五十三年赏”的年份款刻,楷书。
卢灿啧啧两声后,将这个沉重的大家伙放回桌面。
刚才他在鉴定,没人打扰,这会儿刚一放下,许胖子就追问道,“这砚台……丁老说气韵不对,我该怎么回复利老和袁殊?”
旁边的丁欢,也搓了搓手,这件东西,他能感觉不对,但想要说个一二三,还真不容易。
卢灿却没急着回答,笑着反问道,“砚台是袁殊师傅送来的?”
许胖子抬手指了指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孙上门收的,陪他一起上门鉴定的是吴一辰吴师傅。”
吴一辰是维德拍卖公司的鉴定师,卢灿有点印象,负责杂项,真实水平,却不太清楚。
卢灿扭头看看站在一边的“小孙”——事实上已经三十多岁,“孙经理说说,当时袁殊袁师傅是怎么说的?”
这位销售见到卢灿,有些紧张,额头冒汗,抬手抹了抹,“卢……卢总,我……我是孙国威,北山堂两件货,都是我收的,我真不知道这件东西是假的。”
卢灿朝他笑笑,“孙经理,你别紧张,说说事情经过。”
孙国威咽了咽唾沫,让自己冷静下来,讲述两件北山堂送拍物件的来龙去脉。
香江古董市场有很多私下的藏友交流活动,卢灿很少参加,不过,对于孙国威他们这类拍品征集的艺术品经纪人来说,却经常削尖脑袋也要参加。
这两件作品,都是孙国威在某次藏友交流会上见到的,得知是北山堂藏品后,他就一直追着请对方上拍,最后,终于获得袁殊同意……
卢灿没等他说完,便笑问,“这么说,袁殊师傅没有说这枚砚台是真是假?”
许胖子顿时凝神看向孙国威。
这件东西,如果袁殊以假充真送来拍卖,事情性质可就不一样。
如果是自己人看走眼,责任就在己方!
孙国威一边抹汗,一边使劲回想,最后,还是摇摇头,“好像……好像还真没说过……”
袁殊在委托拍卖的全过程,好像都没确切的说起这方砚台是真品。
许胖子搓了搓脸,松了口气,要是北山堂故意送一件假货来上拍,这就说明,利家对维德拍卖充满恶意,他还真不知该如何处理与利家的关系。
利家从利良奕淘金开始,又历经利希慎、利铭泽两代人的繁衍,上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香江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财团家族。许胖子所在的许家,与利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双方如果因为这点事闹僵,他还真不好处理。
现在,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