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竹编状元()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9      字数:3263
  项家村确实来自嘉兴项氏,摆在卢灿面前的是四本厚厚的项氏家谱。

  卢灿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这套修订于光绪六年的怀德堂项氏宗谱。

  项氏源于周朝初年的项国。

  周王分封诸侯,周武王姬发之弟季毂,姬姓,封项国,都邑为今天项城左近,因是季毂为子爵,又称项子国,传世四百年。鲁僖公十七年夏(公元前642年),鲁国灭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原项国国君的后代子孙以项为姓。

  项氏在战国时期为楚国名门郡望,其宗族源地项城,还曾为楚襄王时楚国别都,项氏大兴。项羽兵败垓下,其故乡下相县的项氏族人,纷纷逃离祖籍之地,分散四野,遂有天下项氏的初步布局。

  嘉兴项氏,出自怀德堂,其族宗为南安公项沛,项沛有一子项衡。

  项衡诞三支:项忠、项质与项文。

  项忠是明朝万历时期名臣,成化十年为刑部尚书,后转为兵部尚书,弘治十五年去世,授太子太保衔,谥号襄毅。

  项忠于嘉兴瓶山设立宗堂,名“怀德”,尊其祖项沛,为开堂之宗。

  项忠生七子:项纯(早夭)、项经、项绶、项缙、项缵、项缮、项继;

  项质生子一:项纲;

  项文生子二:项纪、项组。

  项质之子项纲,又生子三:项锐、项铨、项鐈。

  其中项铨生子三:项元淇、项笃寿、项元汴。

  也就是说,嘉兴项氏的兴盛,就是从项衡的三个儿子开始开枝散叶,快速坐大。

  开卷有益,还真没说错。

  翻看项家宗谱,卢灿发现一个自己认识上的误区——自己一直以为项元汴是项忠的直系后人,其实不是。天籁阁一系,是项质的血脉,与项忠只能说是远亲。

  项元汴又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德纯仲子德成、三子德新、四子德明、五子德弘、六子德达。

  项家村一支,属于项元汴的三子德新和六子德达的后人。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国李秀成攻略江南,逼近沪海,嘉兴正处于兵锋前沿。在当时怀德堂项氏族长项韶光的带领下,项家几脉苗裔,结伴南下至甬城项家村,躲避兵灾。

  项韶光的担心,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嘉兴很多豪商地主,被劫掠一空,瓶山项氏也没有躲过——留在祖宅的项氏族人,也各寻生路。

  “所以……项老您认为海外的项家人,也是这个时期出走的?”卢灿合上项家宗谱,微笑问道。

  卢灿带来的“北美项姓朋友”,原本就不存在,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出自哪一房”的回答。

  虽然算是疏漏,可并不突兀——流落到海外百年的华人,经历了好几代,子孙后代中谁还能记得自己祖上出自哪一房?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一定是这样。”项沛林伸手在地中海上捋了捋,很自信。

  项沛林很完美的脑补出原因,他甚至信心满满的认为,远在北美的“卢灿朋友”,一定是太平天国时期,躲避兵灾的嘉兴项氏后人。

  项氏族人的下落,算是彻底核实,只是,接下来该如何推进,卢灿暂时还没头绪……

  没头绪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