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明鬼弟子(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9      字数:3112
�马怡褚自己都不太清楚家传绝艺的来龙去脉了吧?

  事实上,卢灿小看了固有传统在江南家族中的影响力。

  马怡褚不仅知道,他甚至知道的内容,要比卢灿更多!

  卢灿的回答,有些出乎马怡褚的预料,他还真不知道祖父当年的获奖作品已经被故宫收录,挺惊讶的,“家祖还有东西在故宫展藏?”

  不仅是他,连董一平、骆兆平和项沛林都有些意外。

  “故宫竟然还有一件咱江浙的竹篾器?”

  “哎呀,老马,令祖还真是扬名四海!”

  发出惊叹的是董一平和项沛林,他们也不知道马富进的藏品被故宫收藏。这在信息不通畅的年代,很正常。毕竟,那件魁星点斗是李品芳家族后人捐赠的,与马家无关。

  “就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区的家具馆。”

  卢灿笑笑补充道,“马老先生如果去参观,应该可以见到实物。”

  “嘿嘿,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祖上荣誉,马怡褚与有荣焉,他面色涨红,搓了搓手,“回头有机会,我一定去京城看看。”

  他又问道,“故宫的……家具馆?”

  提到故宫,无人不知,可是,故宫博物馆究竟有多少专业展馆,知道的人,只怕不会很多,马怡褚同样也不知道。

  八十年代的故宫博物馆,真正对外开放的专业藏品展馆,只有区区十个:古建馆、书画馆、陶瓷馆、雕塑馆、钟表馆、珍宝馆、青铜器馆、武备馆、家具馆、戏曲馆。九十年代后增开的玉器馆、印石馆,以及两千年之后单独辟出来的西洋文物馆。

  故宫的藏馆分类,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这是由展藏方式决定的。

  通常的博物馆譬如虎园博物馆,都是专馆专展,因此,藏馆的分类很清晰,但故宫不同,它属于博物馆中非常特别的“实景展藏”,也就是当年皇宫怎么陈设,现在就怎么展览,因此必然会出现多品类混展的现象,导致故宫的专馆分类不那么容易。

  几人站在庭院中,就马富进先生的事迹,感慨几句。又听见辫子姑娘项乔巧,站在门前石阶上喊了一声:“师傅、爷爷,带客人进屋吧。”

  “哦哦,走,卢先生,还有董经理、骆老师,进屋坐歇会。”马怡褚抬手邀请。

  标准的三间房,东屋是独立房间,门扣着,应该是办公或生活区,西屋与客厅是畅通的,堆放着一些竹篮竹筐竹榻成品或半成品,客厅靠后部分是照壁,照壁之后是土灶台。

  卢灿随手拿起一只编织好的花篮,高柄、撇口、圆底托的那种。花篮的篾丝很均匀,破篾的手艺不错,他又用双手压了压篮筐四周,变形很规则,这说明篮子的韧性很不错,篮筐受力点均匀。

  将篮子放下,随口夸道,“活很干净!不错不错!”

  活很干净,行业术语,常用来形容手工艺,说明物件造型上不拖泥带水,结构干脆利落,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但肯定不是最高的。

  前有爷爷的作品被故宫收录,再听卢灿“中肯评价”,马怡褚的脸色有些不太自然,有心给自己长点面子,便道,“卢先生很内行……不过,这几件都只是普通日用品,大家平日里的手工活,算不上好。卢先生,还有你几位,先坐着歇会,我去找两件平时无聊时编织的玩耍件,你几位给指点指点。”

  说着,他闪身去东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