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闲聊巫咸()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3 字数:3223
全世界文明发源最开始的四大文本分别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圣书字,中国汉字和玛雅文字。这些文字,毫无疑问都起源于远古时代最简单的图画和纹路。
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公认, 中国甲骨文的发生,大约要比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晚两千年左右。
不过,中国的甲骨文字却可以广为流传出来,成为四大古典风格文本中,唯一能获得广为流传并在现如今普遍应用的文本。
这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绵不绝的根本原因。
甲骨文的真正起源,并无定论,近些年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玉器、甲骨、陶器上, 屡屡能发现形同文字的各种无规则符号,这些符号算不算甲骨文,还不好说。
不过,甲骨文字盛行于殷商,这是有严谨而科学的证据——大量殷商甲骨出土,就是明证。
让人不解的是,殷商之后,甲骨文似乎突然就被汹涌而起的钟鼎文字所取代。
钟鼎文是甲骨文的延续,这一点无可否认,只是,没人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钟鼎文就在西周时期爆火,成为最主流的文字体系。
饶老给出的猜测是,殷商崇尚的还是比较原始的巫文化及拜物文化,而周朝则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礼天文化和祖宗崇拜。
这两者有着很大差别。
巫文化指的是占星术和占卜术,拜物文化指的是物体崇拜,譬如动物图腾、生殖崇拜、山川河流崇拜等等。这些都算是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其使用的也都是甲骨、玉器等文字载体。
周取代殷商,形成自己的一套宗教体系,即“敬天礼地法祖”。在这套体系中, 青铜以其坚固、端正庄严的风格,迅速取代甲骨的功用,成为新的祭告天地之载体。
虎博研究中心a楼三层的一间鉴定室中,饶老手拿一沓拓印钟鼎文纸片,侃侃而谈,说的自然是甲骨文和钟鼎文渊源和传承。
围绕着鉴定台一圈,一共坐着九名年轻人,其中七人是虎博工作人员。这七人算是虎博精心培养的新一代研究人员。
卢灿坐在最右手边角处,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
在他侧边,是饶宜萝小丫头,咬着笔杆,听爷爷讲课。
在考古和历史方面,饶老绝对属于香江学术界最顶尖的一小撮——他自谦时说到过,常用甲骨文字中,他只认识四百来个,常用钟鼎文中,只认识七百来个,还难以做到通读……
讲真, 卢灿听着头皮发麻。
可别小看“四百多和七百多”,这个数量已经很多了!
目前已发现各类甲骨文字四千三百多个,能被破解的大多是常用字,拢共一千六百多个。钟鼎文已发现字体相对较少,三千零五个,已破解常用字一千八百多个。
饶老能认识“四百多和七百多”,绝对算是当代古文字研究巨匠!
无论是甲骨还是钟鼎文,都是卢灿以前未曾接触过或者说从未深入研究过的领域,所以,他这次来蹭课,还真不是为躲避绯闻什么的,他是真心来求学。
饶老学识渊博,还善于教学。他在拿着甲骨和钟鼎文字拓片对比的过程中,信手拈来世界四大古文字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故事,让听者丝毫没有枯燥无味之感。
卢灿听得津津有味。
饶老每节课时长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