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缅北格局(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4 字数:3209
联邦宪法,自决脱离联邦。
老缅政府自然不会同意,双方开始激烈的武装冲突。
在最初的克钦军中,有很多就是101突击队的老兵,这也让美国同克钦的关系更加亲密。
第四股比较强势的外部势力,那就是缅共背后所矗立的苏盟。
要知道,克钦地区一直是缅共所统率部队的活跃范围,不多说。
此外还有多个层次低一些的外部势力,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克钦地区。
譬如正在走下坡路的,建国后躲到缅北地区的ktm溃兵部队。
五十年代有数据统计,缅北地区大约有将近两万溃兵。三十年过去,这些人逐渐融入当地,可毕竟还有一部分人与台北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台北在当地的地方势力中,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又譬如印度。
印度从尼赫鲁时期就开始做着大国梦,常年不醒的那种。近些年来,印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渗透,一直在加剧,缅北地区自然也不会放过。
还有老缅的邻居泰国等等……
多股外部势力交错,注定克钦地区很难平静。
如果卢灿只是一位纯粹的商人,他可以不去考虑这些外部因素,但是别忘了,龙肯军寨及龙肯翡翠矿区、迈歪金矿,这三个地方,驻扎着一支向心力较强的武装卫队。
这支卫队的整理实力,在老缅,已经可以排进前五或第六的位置。
卢灿对这支武装卫队,有着很大影响力。
这就意味着,卢灿一旦同意与布朗森会面,很容易被其他势力解读为“结盟”,从而失去龙肯军寨一贯对外宣称的“不参与政事”的中立立场。
顺便说说,缅北地区内部的山头林立——
除开老缅部队,地方势力中首推缅共部队,总人数三万出头,势力比较分散,他们的活动范围,从南掸邦、北掸邦、佤邦到实皆省、克钦帮。
其次是克钦联合军,这里说的是联合军,而不是克钦军一支部队。
克钦军成立于1962年,创立者为“早家三兄弟”。老大早丹,曾经担任101突击队的连队长,有着丰富的山林作战经验。
早家三兄弟拉杆子之后,很快拉来“外资”,队伍越来越雄壮,六十年代末,他们的总兵力一度高达两万五千人,分为五个旅,鼎盛时期可以和缅共部队抗衡。
好景不长,1975年,克钦军内讧,早丹三兄弟三人全被打死。
执掌克钦军103旅的布朗森,趁机上位,并拉拢106旅,继承克钦军近半的资产。
早丹的堂弟早迈带走102旅,号称“克钦自卫军”。
104旅和105旅,则选择成为地方民团,占山为王。
现在的克钦联合军,是将这五个旅打包算一起,大约一万五千人。
缅北地区其他地方势力还有:南掸邦联合军,大约一万人;佤邦联合军,约一万人;北掸邦军,大约八千人;果敢同盟军,也就是罗兴汉掌控的部队,大约八千人;巴奥民族军,约六千人……
此外,还有大小不一,不计其数地方民团……
布朗森的会面要求,突如其来,卢灿一时间难以抉择,扭头问道,“潘哥……他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