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另辟战场()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5 字数:3457
第676章 另辟战场
1月21日,星期一,干诺道的香江期货交易大厅。
二十岁的陈国强,穿着黄马甲,胸前挂着新鸿基证券巡视员的工作牌,手拿笔记本,在磷虾潮涌般的人群中,奋力穿行,时不时还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几条他认为有价值的对话信息。
陈国强,去年夏天毕业于港理工的会计学专业,本科。
原本凭借他的大学毕业证,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本专业工作,可是,他在上学期间迷上金融,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是跑到重组后的新鸿基证券,应聘股票交易员。
在他看来,新鸿基证券无疑是当前香江金融市场的龙头公司——去年年初,卢灿带头狙击澳元,影响太多年轻人的选择。
可惜的是,这一职位需要“考证”后拿“牌照”才能上岗——所谓牌照,就是交易员证。
于是,他选择了“巡视员”这一最基层的职务,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考证。
巡视员,听上去高大上,其实就是交易市场中专门负责打探各种信息的“耳报神”。他们将所打听到的信息上报给“商情分析科”以供分析,作为制定投资计划的依据。
这是一项古老的工作,曾经一度也非常辉煌,欧美股市诞生之日,就有这种职务,只是,随着大屏幕公示牌的出现,很多交易信息直接公示在大众面前,巡视员的工作被无限弱化。
如今,整个新鸿基证券只有六名“巡视员”,分配到期货交易所,仅有陈国强一人。
这项工作很辛苦,没有多少员工愿意去干。
不过,陈国强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他每天将重要信息上报商情分析科之后,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交易对象信息,则卖给证券公司的业务员——这些业务员需要拉客户完成业绩。
靠着这笔额外收入,陈国强每天乐得其中。
如今的陈国强,也算是颇有经验的耳报神。
今儿是周一,算是期货“小交割日”——部分短约期货,习惯上喜欢在周一或周末交割,俗称“小交割日”。小交割日和月末、月始的大交割日,往往都是信息最为活跃的日子。
陈国强很认真的观察交易大屏幕的同时,还在人群中,偷听各种电话及谈话内容。
还真的有“重大发现”!
先是五十手大豆期货,在大屏幕上滚动不到两圈,不见踪影,很显然,被人吃进!
他只是稍稍楞了一下——大豆期货很冷门,今天被人这么爽快吃进?
很快,又有八十手大豆新约推出,再度滚动两圈,又不见踪影!
这时,陈国强隐约意识到,有机构在吃进大豆期货!
他又观察了十多分钟,果真如此。
从刚才第一批大豆合约被吃进,后续陆陆续续进场交易的大豆合约,在半个小时内,总量超过三百手,被人吃进。
三百手合约,这个数量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大,但别忘了,这里是香江。香江的农产品全部依赖于进口,因此,香江的原糖、棉花和大豆期货,市场规模一直很小。
单手大豆合约为十吨,三百手就是三千吨,在香江,已经不算小数目!
陈国强还注意到,这些大豆合约,大半被一家叫做“新日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