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犹豫不定(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6      字数:3483
,港府一直秉持着“小政府大市场”的思想,对于所谓的“半导体产业”,有些兴趣,但不愿意花政府的钱进行扶持!

  所以,在高锟看来,香江半导体产业的彻底滑坡,与这件事有着密切关系。

  但此时的香江,又与原本历史有着极大的差别,让高锟等人看到希望!

  因为卢灿!

  早在四年之前,卢灿先后投资六千万美元,在香江屯门工业园区成立和讯电子,购买摩托罗拉的手机专利,生产新型便携式手机。同时成立屯门科技园,专门用于研发电子信息相关技术,其中就含有芯片等半导体产业技术。

  去年上半年,卢灿又提议并掺股新加坡电子产业园;去年下半年,他再度投资入股香江爱卡电子,从东洋进口两条微电路整装加工生产线,在深城皇岗工业区生产各种电子集成线路。

  这些投资无不显示,卢灿对电子产业的看重。

  既有钱,又重视,所以,高锟等希望香江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的群体们,很自然的将希望,放在卢灿身上。

  高锟利用其港中大教授的身份,不止一次的向卢灿及德银投资提议,组建专门的半导体研究所。

  但让人费解的是,卢灿似乎对于在香江建设一家专业的半导体产业园,没什么兴趣。

  这些建议或申请,无一例外全部如石沉大海。

  于是便有了本期专题!

  呃,也就是说,《东南亚经济之声》的这次专题,其实是给卢灿的“谏书”!

  卢灿能不知道半导体产业的价值吗?

  不可能!如果说香江仅有一个人能认识到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那一定是卢灿。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卢灿一直不确定一件事,那就是香江究竟是否合适发展半导体产业!

  没错,他不确定!

  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的研发,需要庞大的经费和长时间持续投资!

  东洋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通产省在1959年,召集富士通、日立、nec、三菱电机、东芝五家企业,六方凑了七百亿资金,其中政府出资二百五十亿,集全国之力才启动了艰苦的攻坚历程!

  韩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朴正熙政府在七十年代就确定了鼓励和支持电子产业的政策,三星“一代目”李秉哲在政府批钱批地批贷款的前提下,才开启半导体研究之路。

  即便如此,在刚刚发布的三星集团财报上,半导体项目已经亏损超过四百亿!

  同样,正在筹备中的新加坡电子产业园,计划投资三十亿美元,政府将承担将近百分之四十的投资以及百分之三十的贷款担保,剩余的30%才开放给各大投资人。

  至于台积电……不好明着披露,但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

  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政府的扶持对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而这一点,在香江几乎无法实现!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香江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科研实力。

  别看港大和港中大在香江斗得很欢,其实这两家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八十年代,真的不算出色,半导体产业所需要的光学工程、电子学、计算机、材料学、工业设备学等专业方面,欠缺的东西,实在太多。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