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波澜不惊()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6      字数:3258
  第708章 波澜不惊

  “浙派”是明代早中期着名的画派。

  开山者为玉泉山人戴进,画派特点有二,其一为画风笔墨放纵洒脱,用笔劲挺方硬,少见温婉;其二是绘画题材多为民俗题材,表现世俗人情,传达市民阶层审美情趣,换个词就是很“草根”。

  一直到明代中后期,逐渐被“吴门画派”所取代。

  张路,活跃在天顺朝到嘉靖朝之间的画家,字天驰,号平山,开封人,用笔豪放纵逸,水墨酣畅淋漓,为浙派中后期的扛鼎人物。他的画作,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极受追捧,曾被大量伪造,这也导致如今他的很多作品经常被一些鉴赏家所混淆。

  卢灿刚才进门时,就注意到被装裱为中堂画的《伏虎图》。

  画中的老虎,盘卧在山石之上,脑袋抬起,前肢前撑,粗笔写意,神态清朗,形象威猛,具高昂向上的气质。旁边的景致简略,笔墨遒劲,风格豪放。

  当时就怀疑是张路的虎图,又看了几眼,越看越像,由于距离比较远,卢灿也不是十分确定。这不,拉住老板娘,探探消息。

  “嗨,我家这小饭馆呐,是我公公留下的产业,沾祖上的光!”老板娘很爽朗,笑笑后,将自家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虽然不清晰,但卢灿能理出基本脉络。

  这家餐厅的男老板姓于,其祖上在盛京颇有产业,二三十年代就与东洋有生意往来。四十年代后期,于家祖上悄然迁到川崎,开了这家中华料理店。1972年中日建交,于家人得以回乡探亲,又将当年的故旧,也就是候姓老板娘一家,带到东洋。因为来东洋时间不长,这位老板娘还能说出一口纯正的东北腔。

  在对方语焉不详试图一语带过的家族史介绍中,卢灿还是得出两个可能性——于家祖上,准确说是三四十年代,要么是伪满洲官员,要么就是东洋商号在东北的买办!伪满洲失败之后,于家或举族搬迁,或迁来一支后裔,躲在这川崎小城。

  想到这,卢灿笑了笑,“大姐谦虚,四十年前就能在东洋开这么大的餐馆,尊夫家,一定不简单。”

  这次,老板娘有些警觉,反问道,“说来说去,三位大兄弟还没说这次来川崎做什么大买卖?”

  卢灿随手指了指门外,“哦,我姓卢,大姐叫我小卢就行。我和一位东洋朋友投资了一家瓷窑厂,就在御幸公园北边的山坳中,离你这里不远。这几天刚开张,我过来看看,以后少不得还要和大姐你家打交道。”

  “烧瓷窑?”老板娘惊讶地看看卢灿,“你们这行当,我当家的不熟。不过,以后我们餐馆缺盘子少碗什么的,一定去你们那,照顾一下自家人生意还是可以的。”

  这话说得……卢灿几人有些无语,润泥陶瓷要是缺这点单子,那也没必要经营下去!

  不过,卢灿还是笑笑道,“那还真的要谢谢大姐!诶?说这么久,你当家的……在家吗?怎么着也算是老乡,我得敬他一杯。”

  “诶,好呀!他在楼上陪客人吃饭,我稍后上去说一声,让他陪你哥儿几个喝一杯!我还忙,你们哥儿三,吃好喝好!”尽管老板娘有些惊讶于卢灿年纪轻轻就能和东洋人做生意,困于见识,倒也不很重视,笑着随口答道,起身离开时,还大喇喇地伸手在卢灿肩膀上用力拍了拍。

  这动作,把丁一忠和顾金全都看傻眼。

  等老板娘离开,丁一忠轻声问道,“卢少,这家餐厅……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