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竹篮打水(3)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7      字数:3287
�当年废弃寺庙遗址。

  正当他们准备用金属探测仪,将废弃地址重新扫描一遍时,遭遇到当地社团的无礼阻拦。双方大打出手,陈晓被砍伤胳膊。好在他们还算机警,在警察到来之前,驾车逃离。

  折叠桌已经打开,茶水送上来,塑料凳也被擦干净。

  卢灿单手撑着额头,琢磨着所谓的赤城山宝藏。

  刚才陈晓说到群马县的知县歌志明吉将事情上报首相府,他心底一咯噔。

  卢灿现在非常怀疑,赤城山宝藏可能真的曾经存在过。存在的理由是自己手中的宝藏图,还有水野父子的发现!但是,它现在已经不在了!

  被谁挖走了?首要怀疑对象,就是东洋政府!

  从陈晓收集来的资料中不难发现,水野父子发掘废弃寺庙并有所发现的时间,正处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一时期因为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轮流登台组阁而被称为“桂园时期”。

  东洋的“桂园时期”有什么特点么?

  有!那就是历经三十年明治维新后,东洋开始大肆扩张,前有甲午战争,中有日俄、并朝两场战争,后有一战,这一系列战争中,东洋都是胜利者。

  所以,桂园时期又被视为“东洋飞速扩展成亚洲军事强国的时期”。

  桂太郎是目前东洋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首相,可以说,他为东洋的崛起做出很大的贡献。

  这样一位首相,会对幕府宝藏视而不见?

  几乎不可能!要知道,当时东洋为了筹备财政经费,可是在英美等国发行大量国债!

  如果宝藏被挖,为什么没听到消息呢?

  这是有可能的!

  首先,所谓幕府黄金宝藏四百万两,总重量约二百吨,对于已经实现半机械化的国家而言,这点份量,很轻松就能人不知鬼不觉的运走;

  其次,在东洋甚至可以说在东亚圈,行政命令之下的保密性,还是不错的,这点完全不像西方;

  第三,东洋当时作为英美推出来对抗和钳制俄国的力量,他们为了从英美获得各种资源,本身也不想透露这件事,以免影响英美的各种援助;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当时桂太郎可能有私心,他更想用这笔钱用在军政方面而不是献给大正天皇——按照当时的法律条文,这笔属于幕府的资金,应该上缴给皇室而不是国库!

  想到这,卢灿几乎将所谓的赤城山宝藏,完全捋清楚。

  既然宝藏都不在了,还找个什么劲?为不存在的东西,和别的势力发生冲突,更不值得!

  没错,他顺带着判断出,陈晓一伙人的行动,又一次被人关注上,所谓打架斗殴,就是找茬阻止!

  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对方究竟是属于当年陷害小岛沥原的廉也藤工一帮人,还是接受警视厅命令防止有人寻宝的社团。

  想到这,卢灿站起身,对陈晓笑笑摇头,“阿晓,你这一刀算是白挨了!留几个人去横滨帮帮宗老,剩余的,都撤回香江吧,以后不要再提什么赤城山宝藏,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一句话,说得陈晓几人一愣,又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