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宗老发现(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8      字数:3292
�,您来香江时间还不长,我们家少爷,就是个神人!您以后接触久了,就知道我这话什么意思。”

  这话让宗越一愣,卢灿在鉴定古玩和做生意方面,确实表现优秀,但要说神人,有点过了吧。

  陈晓明白宗越所想,却不好解释。

  事实上,让潘云耕陈晓等人惊叹卢灿为神人的,恰恰不是古玩和做生意,而是卢灿所指导的几次“寻宝”,每次都有让人瞠目结舌的收获。

  可惜,宗越来虎博时间不长,陈晓很清楚这些事情不能透露给对方。

  想了一会,他摆摆手,“哎呀,和您解释不清,以后您就会知道,卢少的眼光……有洞见性,似乎什么事情,他都能看的明明白白!”

  宗越一乐,这是什么理由?笑笑摆手,“那好吧,但愿他这次也有你说的那么神!”

  第二天一大早,陈晓驱车带着宗越,赶往镰仓高德院。镰仓距离横滨不远,开车一个小时即到。

  运气依然不好,宫崎市定再一次没在家。据那位看顾草庵茶室的佣人说,宫崎先生最近经常出门,行踪不定,他也不知道主人什么时间回家。

  让宗越和陈晓大失所望。

  不过,这一次宗越留下一封书信,不仅留下自己拜访的因由和联系方式,为了引起对方重视,他还将平泽兴教授的信息也透露出来——既然对方是平泽兴的好友,看到这封信,应该会给自己回电话。

  没能见到宫崎市定,两人都有些心情郁闷。宗越打算再去高德院走走,陈晓听说高德院有一座大佛,便想着拜佛去去霉运,两人一拍即合,登上前往高德院山门的石阶。

  宗越上一次来高德院,对于卢灿所说的高德院可能与南宋慈照和尚所领导的白莲教有关,还没有太多的感觉。毕竟,他入师门后,主要学的是“艺”——技艺,而不是“术”——学术,成年之后,也没有进入大学府参与过研究工作,绝大多数时间在江湖飘荡,为生活奔波,故而,在学术层面,宗越并没有多少研究,也不擅长考古,很难做出准确判定。

  所以上次和卢灿通电话时,没什么可聊的。

  不过,这段时间,他在查找资料时,也将高德院的历史,列入查找目录中,还真的被他找到一些东西。这趟再来高德院,眼中所见,与上次的感受大不相同。

  资料显示,镰仓高德院的建设,真的有中国僧人的影子,还不止一位。

  第一个和尚叫“一山一宁”,俗姓胡,号一山,法名一宁,东洋人称之“一山一宁”法师,宋元时期临济宗僧人,曾被元成宗赐法号“妙慈弘济大法师”,赐职“江浙释教总统制”。

  一山一宁和尚一生中,两度来东洋,第一次是文永八年(1271年)七月,向镰仓幕府的大将军北条时宗(镰仓幕府第8代执权、两次领导东洋武士抵御元军)建议,修建东福寺和建长寺,在东洋掀起僧侣之风。一山一宁不仅通晓佛学,对儒学也有很深造诣,被誉为“东洋朱子学之祖”。

  镰仓高德院,正是因为一山一宁掀起的僧学风潮中,扩建并广开山门。

  如果说一山一宁一宁的影响是间接的话,那么他的外甥,元朝和尚石梁仁恭,就与高德院有着直接关系。

  一山一宁第二次来东洋,为大德三年(1299年),是受元成宗之命,官派东渡,属于使节性质。

  由于此前元朝与东洋发生过两次战役,两国之间敌对气氛浓厚,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