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目标确定()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9      字数:3012
  第808章 目标确定

  八月底,安德烈从大阪匆匆回港,带回来一条来自东京银行的内部消息——

  美日英法和联邦德国的五国财长会议日期确定:会前会安排在9月16日,正式会议安排在9月22日,地点为纽约广场饭店。

  日方的底线是以政府调控的方式来干涉,来降低美元汇率,将在两年到三年时间内,将日元兑美元汇率提升30%—35%,同时,会议上日方将安排东京银行在近期购买约合七十亿美元债券,以此换取日元资本在进入北美市场时的自由许可!

  这条消息花费了安德烈将近五十万港纸的费用,不过值得。

  办公室中,卢灿靠在沙发上,眼睛眯着,明显在沉思。

  安德烈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端着咖啡杯神情略显焦躁。

  在他看来,这条消息未必是好消息。

  因为在行动发起之前,德银投资策略部,准确说是卢灿,认为日元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汇率升值的标准,不低于50%。这显然要远高于日方的汇率升值底线。

  进入东京和大阪市场的卢系资本,所有的金融行动,基本上都按照“日元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升值40%—50%”这一基准线来作出的模型而进行投资的。

  现在,日方准确的基线已经出台,这是不是意味着己方的计划要作相对应的调整?

  这件事非常严重,所以,他一得到消息,就匆匆回港,希望卢灿能当面给出建议。

  安德烈在担心,却不知道卢灿此刻在暗暗庆幸,庆幸自己的到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蝴蝶效应,更没有搅乱这次“广场会议”!

  东洋的国土太小,资本量太大,必须要走出去,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为此,早在七十年代,东洋就向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以免息和低息贷款的方式,向他们进行资本输出,既能表明对战争的反思和忏悔的态度,又能让国内超量资本往外输出时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这种资本输出的方式,代价很大,收获嘛……当然也有,可东亚和东南亚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购买力,在现阶段来看,还是有所不足。

  因此,东洋资本需要更有效的输出途径。

  北美,无疑是最佳选择。

  六七十年代,北美市场对于日货是开放的,因为这有利于北美资本进入更高的科技、金融圈层,但对东洋资本是有限制的,因为这涉及到北美资本的根本利益。

  这次广场会议,在东洋人看来,将是东洋资本打破北美资本对北美经济控制的绝佳机会。尽管,他们需要为之付出“压缩本国向北美出口”为代价,但是,这在东洋人看来,不是大问题,因为他们还有东亚、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几十亿人口的“次级市场”来弥补东洋货品出口的损失。

  东洋商品输出只要略微进行偏向转移,就能获取北美庞大的资本输出市场!

  如此一算,呵呵,何乐不为?

  这也是为什么八十年代中后期日资在北美“疯狂买买买”的重要原因;也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日货疯狂进入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挤压本土国货生存环境的直接原因;更是八十年代末东洋资本涌入拉美地区的关键原因。

  很多以前卢灿也不明白的事情,当他站在更高维度时,便逐渐清晰!

  竹下登同意日元升值的另一个重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