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今瓷古瓷()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30      字数:3064
  第814章 今瓷古瓷

  午餐时,还发生一件趣事。

  也不知是谁先说起,今瓷和古瓷,究竟谁的工艺更好?

  这个问题一出,立即引发一场大讨论。

  当然,对比的是二者的技术与质量,不涉及古瓷的文化意义。

  很有意思的是,对立双方的代表人物,在卢灿看来有些错位。

  来自国内jdz的八级窑工,润馨瓷器柴窑总把头的桂生师傅,他认为今瓷要比古瓷更好。

  理由很简单,传承下来的经验,总是在累积与总结分析,这是发展的规律;另外,技术的进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他还以润馨瓷器为例,一百年前哪儿来的e级粉碎机?哪儿来的调色机?哪儿来的片坯机?哪儿来的恒温稳定器?

  他的观点,拥有不少支持者。

  认为古瓷胜过今瓷的,是润馨瓷器电窑负责人唐兖。他爷爷原本是湘南醴陵瓷器厂的工人,应卢芹斋邀请,举家迁往法国利摩日,负责运通瓷器窑口烧制。

  可以说,唐兖是典型的国外长大的三代华人。

  但是,唐兖却坚持认为,古瓷中的大部分官窑瓷器,要比今天的精品瓷器,质量和工艺上更出色,尤其是以明清两朝的瓷器烧制技术之高妙,以及选料之精良,出窑把关之严格,达到巅峰。今天的瓷器公司,即便是润馨瓷器有诸多先进机器相助,想要媲美明清巅峰瓷器,依然很难。

  同样,唐兖也有众多支持者。

  毕竟,虎园博物馆中展存的很多高端古瓷,现如今连润馨瓷器也难以仿制。

  在卢灿看来,两人的观点,各有道理,但理智上,他更偏向于桂生的观点,即今瓷胜古瓷。这不是替润馨瓷器张目,而是事实。

  以瓷器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白度和硬度为例。

  今瓷在配方中加入骨粉之后,白度能做到真真的白如雪,一点不夸张,这是古瓷所做不到的。

  古瓷中,最出名的永乐甜白,或者德化白瓷,都是典型的奶皮白——煮熟的牛奶重新冷却后表面形成的皮膜,这种皮膜并非纯白,而是带有淡淡黄色。

  这种颜色绝对不是瓷工刻意调制的颜色,而是他们的技术达不到百分百纯白。

  再说硬度,古瓷一直以高温烧制来提升瓷器硬度,但受限于柴窑自身的条件限制,最高也就一千七八百度,石炭窑倒是能达到两千多度,可又不能用于烧制瓷器。

  因此,古瓷的硬度,一直不是强项。

  而今天制瓷的技术,多种多样,大功率电窑很轻松达到两千五百度高温。即便是家用普通电窑,也能达到一千四五百度,这几乎是柴窑的极限。

  另外,在瓷土配方中,也有多种现代调配方式,用来提升瓷器硬度。

  譬如润馨瓷器的瓷刀,在硬度上不比普通铁菜刀差多少,锋利度更胜,很受东洋、欧美用户欢迎,其瓷土配方,就是加入氧化锆和氧化铝粉末,两千摄氏度高温烧制。

  这在明清两朝,根本不可想象!

  一开始,卢灿并没有介入双方的争论,这种争论自古就有,根本就没有结果。

  明代鉴定大师,收藏家、《格古要论》的着作人曹昭,就是一位典型的厚古薄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