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又见烛台(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31 字数:3264
,每每一个人站在字幅面前独自欣赏,因此,他将这幅张炎的字,单独拿出来悬挂在一楼到二楼的玄关墙壁上,向客人显示自己的“艺术鉴赏家”风范。
至于说这样处置对于画作有什么影响,他还真没考虑过。
在他看来,用玻璃框框柱,密封性已经很好,应该不会出问题。
所以,当卢灿提醒后,他愣了片刻后,很快又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敷衍着笑笑点头,“挂的时间不长,应该没问题。谢谢维文的提醒,我稍后去检查,没问题的话,就搁在收藏室。”
西蒙斯的父亲,在对藏品的维护方面,很有些经验。
二楼靠右侧的收藏室,不仅装有空气干燥机,房间的密封性也相当不错,在收藏室的边角,还能看见生石灰的堆积痕迹——生石灰不仅可以除湿,还能防范部分昆虫,譬如蟑螂和飞蛾。
另外,屋内还有股淡淡的柠檬草香味,这是驱虫的良方。虎园博物馆的书画馆,使用的是更有效的艾草香包。两者原理类似。
西蒙斯家的藏品,总体而言,质量都不错。
中国藏品约有三十来件,多以字画和古籍为主,除了那幅张炎的字幅为南宋作品外,还有一套南宋名臣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带解析,合计六卷,建阳莆田坊刻。
刘克庄的词,深受辛弃疾的影响,是豪放派中的辛派词人重要代表,他的诗作则属于“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兴起的诗派,因临安书商陈起刻印《江湖集》而得名。
江湖诗派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成就比较高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对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有着很大影响。
《千家诗》是刘克庄在任职枢密院编修官时,编选的文集,此后又有谢枋得增补。至于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千家诗》,则是清代王相在宋代《千家诗》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编。
所以,这套刘克庄署名编选的《千家诗》,不仅是文选资料,更是研究考证的历史资料。
整套六卷,很完整,品相也相当不错,很有收藏价值。
除开中国藏品,还有二十多件东洋的肉笔画、浮世绘以及东洋德川幕府到明治时期的一些文选。其中有一套《尼德兰本草和解》十二卷,卢灿比较眼馋。
“兰学”在东洋的近代历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所谓“兰学”是指尼德兰王国强盛期,海上马车夫跑遍全球,将很多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带到了东洋,对东洋的部分学者,产生很大触动,进而掀起一阵“学习西方科技”的浪潮。
当时他们把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即东洋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统一称之为“兰学”。后来又扩展至……基于这股浪潮中出现的各种学说,都被称之为“兰学”。
《尼德兰本草和解》就是“兰学”浪潮中东洋医学的重要代表。其作者为德川幕府医官野吕元丈,成书于享保十六年,即公元1730年。
这套《尼德兰本草和解》,如果放在东京,能成为国宝级文化财。
还有十多件来自印度的艺术品,大多为各式各样的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湿婆神、毗湿奴的铜像,剩余的则是来自东南亚的佛头和法器。
收藏室的前半部分是几排书架,摆放着各种古籍和字画,后半部分是单独展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