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油盐不进()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32      字数:3117
  第888章 油盐不进

  尤伦斯男爵的年纪,比卢灿预想的要小一些,应该不到五十。

  身材略显肥胖,尽管他一个劲地缩腹,可腹部的肥肉依旧在不经意间会将扣紧的衬衣两襟绷向两边,露出几许白花花的肚皮;脸很大很胖,导致他的眼睛看起来很小;个头一般,穿着皮鞋刚过一米七,也因此,他和身材高大的卢灿、维纳尔说话时,总要微微仰头。

  不过,这个人是个真正的艺术品收藏家,懂艺术而不是那种纯粹的艺术品炒家。这一点,从他喜欢特纳的作品和东方艺术品,就可以看出来——此时无论是特纳还是中国古董,都不是拍卖会上的畅销货。

  “尤伦斯爵士有多少幅特纳先生的作品?”

  卢灿站在一幅名叫《诺森伯兰海岸清障车》的油画面前,笑着问道。

  这是一幅油彩画布海景画,尺寸为125x90公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整幅画从左到右,顺应风向和海潮的涌动,色彩从明黄到橙黄,再到紫色,继而到右侧的黑灰色,渐进非常明显但很自然。海滩上的清障车,夹杂在明暗交替的边界,奋勇向前。

  整幅画作,气势上有一种涤荡黑暗的一往无前。

  显然是特纳晚年的大成之作。

  尤伦斯爵士眨巴他的小眼睛,并没有回答卢灿的问题,笑笑反问,“维文先生也喜欢特纳的作品?”

  好作品,谁不喜欢?卢灿耸了耸肩,“谈不上特别喜欢,但很欣赏。这幅《清障车》,算是特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没想到竟然被你收藏。”

  威廉·约瑟夫·特纳的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他出生于1775年,年轻时以油彩和水彩画入门,很小就显露出不凡的绘画天赋——七八岁时,父亲就将他的水彩画挂在自家理发店的橱窗售卖,卖得还不错。14岁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被誉为“光之画家”,也就是称赞他在水彩和油彩方面,对于光线捕捉的独到。所以,特纳的第一阶段作品,多数以水彩和油彩画作为主,特点是光线明晰,层次结构分明,色泽灿烂。

  很快,特纳就意识到,水彩和油彩作品在“厚重”方面,有着先天不足,于是开始学习油画创作。又恰逢生活需要,他从研究院毕业之后,以木版和雕版为生。

  因此,这一阶段,他的画作中,以油画为主,其风格带有明显的水彩画做的色泽与光线感,同时又融合了版画的流畅线条特征。

  这一时间段大约在1800年到1810年之间,作品风格相对混杂,未曾固定。譬如尤伦斯爵士收藏的作品中,就有两幅具有这一时间段的特征。

  第三阶段是1810年到1830年,属于他的艺术成熟期。

  这一阶段,他的父亲一直在他的生活中担任重要助手,让特纳的画技突飞猛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光、线、色”的三体结构特征。

  这也是他的高产期和扬名期,屡屡荣获艺术界的赞誉。

  但是,在1829年,特纳的父亲去世,让特纳难以创作,并患上间歇性的抑郁症。

  生活的波折让他迈入艺术的大成期——喜欢用火灾、沉船、阳光、风暴、大雨和雾霾等元素来展现他内心的混沌。艺术评论家约翰·鲁斯金评论他“能惊心动魄的,真实的掌握大自然的脉搏”。

  但在这一阶段,他的画作水平起伏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