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直接对手(3)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33 字数:3322
�有名气,号称“红筹之王”,很有才华,这不假,但是他的性格中,冲动因素占比太重,太激进,过分自信,不够沉稳。
这一点,在他回港后的履历表中能体现。
二十五岁从英国留学回国,旋即加入汇丰银行获多利公司。对于一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而言,这个平台绝对强,可他只干了三年就跳槽去花旗。在花旗银行,他才华展露,协助花旗在香江开设个人投资银行业务,很是纵横风云。但,这才几年时间,他又琢磨着自己当老板?
这种人,如果没有专职的“刹车”,很容易翻车。
好在他还有个伙伴叫杜辉廉。
杜辉廉比梁波涛大二十二岁,很早就进入证券行业,七十年代,他作为唯高达证券的驻港代表,全权负责唯高达证券香江分公司的组建工作。六年时间,将这家分公司从零做到市值三千八百万美元——这是花旗购买唯高达证券香江分公司的价格。
杜辉廉的特点是“步履不大但很稳健”,与梁波涛的“有头脑勇猛激进”搭配,称得上是“天作之合”。
有很多经济学家和金融工作者在分析“1998百富勤事件”时,大多会给时任集团主席的杜辉廉扣上“管理无能”的帽子,这是完全不了解当时百富勤内幕!
历史上的“百富勤”,成立于1988年,彼时,两人合作非常愉快,公司也飞速发展。
一直到九十年代上半段,尤其是1996年前后,由梁波涛主导的亚洲市场业务蓬勃发展,特别是1996年5月,梁波涛主持的京城控股公司香江上市,获得一千两百倍的超额认购后,两人的矛盾基本表面化。在梁波涛的强势坚持下,很多股东将股权转售给他,连幕后大佬塑料花李也只保留5%的董事会席位股权。
同样,杜辉廉也将自己17.5%股份,减持到8%。
百富勤投资公司,梁波涛一家独大。
不仅如此,梁波涛还与杜辉廉进行业务切割,即梁氏负责亚洲业务,杜辉廉负责欧美业务,彼此互不干涉,形同分家。
“1998年百富勤事件”的导火索,是百富勤为了拉拢印尼“稳定安全出租车公司”的债券发行业务,而提供给对方2.65亿美元无担保贷款,结果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贷方根本无法发行债券,同样也无力偿还贷款,使得百富勤公司被迫清盘倒闭。
这起事件的第一决策人是梁波涛,第二操盘手是集团董事兼财务总监黄永昌;第三操作人是百富勤定息债券公司总经理李爽镇和。
杜辉廉此时已经基本不过问亚洲业务,所以,这一事件几乎与他没关系。
…………
卢灿之所以关心即将成立的“百富勤公司”,是因为他有预感,这家公司很可能会成为卢系资本在香江金融领域的直接对手。
杜辉廉+梁波涛的前台操作,以及潮汕帮的幕后资本支持,这一组合的威力,不可小觑!
卢灿甚至怀疑,百富勤之所以能提前两年出炉,很可能是潮汕资本在背后怂恿。至于说荣子权……他一个台北沪海储蓄银行总裁,还没那份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