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喜迎春节(2)
作者:
寺喜 更新:2024-10-30 23:49 字数:2565
��太放下一瓶酒,正巧赶上大姐把一锅豆腐点好了。
就等着把点好的豆腐脑放到豆腐包里一压,一大块完整的豆腐便大功告成了。
“来,初一,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喝碗豆腐脑。你放白糖还是酱油呢?”
张初一脑袋一迷糊,敢情这时候豆腐脑就分甜咸了。
做完豆腐,紧接着便是趁着做豆腐时热乎的炕,发面蒸馍馍和粘豆包。
因为灶台与睡觉的炕相连,烧的火多了,炕就热了。所以做完豆腐,就得赶紧发面蒸馍馍和粘豆包,要把一个正月吃的干粮全蒸出来。
面发起了之后,对碱可是关键环节。碱面对多了,馍馍会发黄,还有一股碱味,就像一个被太阳晒过头的孩子,失去了原本的活力。
碱面对少了,馍馍就会发酸,皮也会塌塌的,不暄乎,仿佛一个没精打采的病人。
蒸好干粮后,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剩下的便是煮肉、炸豆腐、炸丸子…… 再就是糊窗户、贴窗花。等一切准备就绪,就只等着除夕夜守岁了。
师娘和大嫂正在缝制新衣、新鞋袜。那时村里还没有缝纫机,全靠手工一针一线地缝制。
尤其是做鞋,从打袼褙到纳鞋底,再到上鞋帮,做成一双鞋得经过十几道工序呢。
就拿打袼褙来说吧,先用面粉打成浆糊,那浆糊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然后把破了不能穿的衣服碎片铺在一个平板上,一层碎布一层浆糊,层层叠叠六七遍,一块袼褙才算是打成了。
之后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用作鞋底的材料了。
“初一,过来比比脚,看看长个儿没?”
“师娘,我都多大了还长个呀?”
“多大你在俺跟前也是小孩,一会儿去你干爹干娘家给他们送点棉花。”
“嗯呐!”
过一个年,往往会把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全部花个底朝天。所以对大人来讲,还是不太愿意过年的,老人们更是如此。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年关难过,年年过。
但对孩子来讲,过年可是无比快乐的。因为过年能穿新衣裳,那崭新的衣服让孩子们充满了喜悦。
还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那美味的食物如同仙露琼浆,让孩子们的味蕾尽情绽放。
成宿成宿地玩耍,仿佛整个世界都成了他们的游乐场。
能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欢快的乐章,为新年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还能去镇上看花灯和舞狮子,那绚丽的花灯和精彩的表演如同梦幻般的画卷,让孩子们陶醉其中。
作为孩子,过年就是吃喝玩乐,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
作为一家之主的父母,为了把年过得有节日气氛,温馨又快乐,那可是相当辛苦。
他们把积攒了一年的细粮、肉票、布票、糖票等花钱换成实物,尽量给每个孩子都做一身新衣服。
买一包鞭炮都是拆开来一个一个地放,还给每个孩子用铁丝做一个小灯笼,那小小的灯笼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
把孩子都安排好了,就要开始安排家里的伙食了。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