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离开广阳前的那些事(7)
作者:大脑被掏空      更新:2024-11-08 11:22      字数:8349
br />   这一看就是那种一生都被苦难纠缠的老人,牙齿都掉了,头发花白,句偻瘦小,但却不得不来做这种重体力活儿。

  之所以拉着小车,是因为他的车轴坏了,只能用手使劲儿提着车,这样才能正常运输。

  不过这样肯定就会更费力。

  “老人家,试试用这个吧。”李启走上去,对那老人打着招呼,然后突然手中就多出了一截完成了的车轴。

  这是他用木气水气临时催生的,然后以金气削成。

  以他八品的实力,这种普通的木棒,一秒钟就能做出来。

  李启上去帮他装好车轴。

  那老人惊喜万分,连连道谢:“谢谢谢谢,真是太谢谢你了!”

  他又给李启说了很多好话,祝福他好人有好报。

  然后,他就推着车子,喜滋滋的走了。

  “你看,想要一句谢谢还不简单吗?”李启看向王柏烟,笑着回答。

  王柏烟见状,若有所思,目送李启离去。

  李启也不多说什么,吹了一声口哨。

  只见天边老马赶来,亲昵的蹭了蹭李启。

  李启跨上老马,也不道别,径直离开了。

  他行事,难道是为了一声谢谢?

  错了,大错特错。

  李启做这些,都是为了贯彻自己的道路。

  这是他做事的源动力。

  不是为了回报,不是为了一句谢谢,也不是为了让这些人记住自己,对自己感恩戴德。

  他行事,是为了践行自己的道理。

  这是他的道途。

  利益和名声,这些东西不应该是修道者做事的驱动力,除非追求利益就是他的道。

  说了很多遍。

  道在外,是天地运行的规律。

  道在内,是修者自身的准则。

  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广阳,不是因为希望广阳人回报自己什么,也不是想要他们记住自己的名声。

  动机其实很单纯,那就是要践行自己的道,所以就去做了。

  没有回报也可以,不需要被人记住也可以,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启的道被他践行下去了,被他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了贯彻。

  古有贤人,名子顺。(注:1)

  当初魏王听说子顺很贤能,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聘请他为相。

  子顺说:“如果王能够在自己的领地内贯彻我的道,以吾道治世,即使让我吃白菜,喝凉水,我也愿意。如果只是给我官职,却不用我的道,那就算供以高官厚禄,又有什么用呢?王真的缺我一个吗?”

  如果可以践行我的道,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也甘愿。

  如果不能,那就算高官厚禄我也不要。

  李启骑乘老马,行在空中,观看广阳天地之气,只觉得乔松茂盛,嫩竹交珈。

  山中碧秀之草不再垂死,红开之花,喜气洋洋。

  石上老藤挂树悬,生出缕缕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