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丁玲原是闯王后人(5)
作者:
wtw1974 更新:2020-08-08 03:58 字数:9599
��用。从传说的年代也正好是明末清初,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应是李自成无疑,所以,在常德的石门夹山,一直认为是李自成的最终归宿。而且,临澧和石门相临,石门也是山区,其雪峰山还是湖南最高峰,这一带与贵州、重庆、四川一带相距不远,是中国中部和西部的结合处,而且高山环绕,人迹罕至,退可守,进可攻,适合从事革命和隐蔽。
“我们再来说蒋家,自从李自成的儿子和其女儿结婚后,蒋家是一夜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兴旺了三百年,直到解放,在三反五反的时候,蒋家自然成为专治对象,当地政府拆了蒋家大屋,从其家中搜出了大量的文物,据专家考证,都是明朝皇宫的东西,而临澧在历史上并没有人是皇宫之人,这些文物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那确实是李自成兵败时从北京带来的。
“其实对于蒋姓,丁丁当时说了自己的观点,也许当时这里根本就没有蒋姓一家,而是李自成的部下担负起照顾和保护李家后代的需要而改名蒋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自称逃难至此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当时这一代人烟稀少,又是山区,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再说蒋与剪谐音,含有不忘记前辈遗志之意思。
“最有说服力的是,丁玲原姓蒋,确实是蒋家大屋走出来的革命作家,这是肯定的,而且,在1918年才14岁的丁玲,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来到桃源求学,次年来到长沙探寻革命真理,1922年,才18岁的丁玲只身来到上海,投奔陈独秀、李达所办的学校,在瞿秋白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救国的道路。直到现在,虽然蒋家大屋已不存在,但只要提起蒋家大屋,在临澧不知道的人很少,对于蒋家大屋的财富,人们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只知道当年搜出的那些文物确实来自明朝的皇宫,最主要的是,临澧人都知道在蒋家大院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小姐,多年之后,才知道这位小姐已改名换姓为丁玲,而且是名满天下的中国著名作家。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遗传了李自成的革命基因,丁玲在三百年之后,为了革命来到了陕西延安,这也正是李自成的故乡,是李自成革命的发源地,成为了一名革命者,而且成为了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解放后,丁玲来到了北京,这也是李自成的辉煌和伤心之地。李自成也许没有想到,他的后代中竟然有人从临澧出发,同样为了国家的强盛,来到他的家乡,从事革命工作,最后打到了北京,完成了他一生都未完成的夙愿。
“据说,清初顺治年间,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着一个孩子来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在这里做了和尚,那孩子则依于邻县临澧蒋家,从蒋姓。那孩子长大后频频出游,声言外出经商,每次必带回一大笔钱财,实际上是把埋藏在这一带的金银财宝分批取回来,数年后便已成为大富户。他将寺庙修复一新,对住持也关心照顾甚周。这位住持其实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那孩子即为他的儿子,代代相传,丁玲便是他们的后代。
“该传闻见诸报端后,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后经专家考证,《蒋氏宗谱》与《安福县志?人物》里也都有记载:明清之际战乱时,临澧蒋家的蒋玉卿从山中拾来一个孩子,起名蒋其魁,并将他抚养成人。这与传闻中李自成把一子过继给蒋家的时间、年龄均相符,而丁玲则为蒋其魁的第9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蒋家将一批价值连城的传世文物上交国家,它们都是明代宫廷器物。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不少珍贵的文物资料,许多学者认定这都是李自成当年攻破明朝皇宫紫禁城拿出来的东西。
“所以,李自成最终就是在湖南夹山寺禅隐以终,而非战死于湖北九宫山;而丁玲是晚年出家的李自成后裔的传闻也便得到了印证。
“米脂县原博物馆馆长申馆长曾亲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