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西北方略(4)
作者:手可摘星辰      更新:2020-09-10 20:31      字数:5593
  “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吕端含笑回答道。

  “好,好!”太宗皇帝喟叹道,“如今不但党项人在西北起事,攻城略地,戕害百姓,就连上天也降下凶兆,如之奈何?”

  吕端安慰道,“陛下勿忧,白虹贯日,古已有之,算不得什么凶兆,若是为了安定人心,陛下可以顺势而为,下一道罪己诏,以上祷于天,如此民心可定!至于西北边事,可效仿当年武侯屯边之举,派一为能臣前往屯田,一则可以减轻朝廷赋税的支应,充盈国库,二则也可以便宜行事,寻机剿灭党项人之乱!”

  “此计不是不好!只是需要既知军事又晓桑田经济之人,不知吕卿你举荐何人前往?”太宗皇帝更关心的是前往西北的人选问题。

  “杨延昭!”吕端轻吐三字道。

  太宗皇帝听了之后,有些意动。

  “世人都知道,杨延昭文武全才,弓马了得,且多次击败契丹人的进攻,又有在地方为政的经验,更难得是杨家上下一门忠烈,父子八人,大半皆为国尽忠,此人前往西北,必可消弭边患,庇护一方。”吕端接着说道。

  太宗皇帝点了点头,脑海里面想起了杨家在金沙滩一战中为了保护自己,父子四人战死疆场,二人失踪至今尚无下落,还有杨延昭亲率近卫,连赶千里,一力抵挡契丹数十万大军的景象,顿时感到有些对不住杨家,不由得对自己的决定有些懊悔。先前的顾虑实际上有些偏听偏信了,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偏偏有人在耳朵旁边嘀咕了两句,自己就把杨延昭给雪藏了,如今看来,实在是败笔,很伤人呀。

  “陛下,然则杨延昭正在丁忧,此事恐不可为。”礼部侍郎张宏进谏道。

  “这却无妨!”太宗皇帝下了决心,这回一定要重用文武双全的杨延昭,以弥补当日的错误,于是便郑重其事地对宰相吕蒙正说道,“杨延昭确是派往西北的不二人选,朕已经决定了,就此拟旨,将杨延昭夺情起复,加枢密院副使,陕西安抚使,崇仪正使,即日进京领命!待时机一至,便前往西北署理军政!”

  “陛下圣明!国家幸甚!百姓幸甚!”吕端率先谢道。

  群臣见皇帝已然决定,便也无话可说,纷纷附议。

  旋即,太宗皇帝又拟了一道圣旨,下诏罪己,诏曰,“朕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未足以答谢天谴。当与卿等审刑政之阙失、稼穑之艰难,恤物安人,以祈玄祐。”以表明自己对于上天示警的积极改过态度。

  民间的谣言很快就平息了下去,毕竟人家皇帝就是天子,都是一家人,上天异像就是提醒一下而已,既然皇帝自己都已经认错了,上天自然不会再责罚,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六哥——”七郎冲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公文道,“朝廷决定将你夺情起复了!”

  “哦,怎么回事儿?”我有些错愕。

  说到底,我对最近的处境有些忧虑,有些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太离奇,令我无所适从,就是这次暂摄雁门关军务,也是可好可坏,若是皇帝说你是越俎代庖,心存不轨,那也没有法子辩白,唯有认命而已,不过好在太宗还不算太糊涂。

  “六哥,皇帝已经下诏将你夺情起复,加枢密院副使,陕西安抚使,崇仪正使,即日进京领命!待时机一至,便前往西北署理军政!你就要成为封疆大吏了!”七郎将公文交给我,在旁说道。

  “哦?你又没有拆开,怎么就知道里面的内容?”我一见公文上面的火漆印记完好如初,不由得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