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喜出望外(2)
作者:手可摘星辰      更新:2020-09-10 20:34      字数:5252
�格,收入不过一万两而已!那岂不是说,杨大人仅此一项,就亏了少则七万两白银,多则十五万两白银吗?前些日子臣在户部当差,也知道杨大人进军西北时,仅仅领取了五万两白银的军饷,难道说这些书籍,都是杨大人用私产来垫付的不成?微臣虽然十分敬佩杨大人的义举,可是却觉得单靠散发私产来救助西北民众,似乎也不是正道啊!”

  太宗皇帝听了以后一愣,显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成本问题,此时听了丁谓的解说,倒有些迷惑了。

  “陛下,丁大人所言,很有道理!”一旁的王钦若知道自己上场的时机到了,便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说道,“杨大人此举,颇有市恩于西北百姓的嫌疑,不符合自己一个封疆大吏的身份!若是各地大员们纷纷效仿,岂不是说朝廷的恩赏不够,陛下的恩泽不深?”

  太宗皇帝又是一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丁谓却又接口说道,“况且,杨大人对外赠书固然是好事,倒也罢了。可是以低于市场价格几倍的方式向外售书,未免会冲击到现有的书市,令人误以为他是挟朝廷之威,打压印制书籍的商人们,造成书市恐慌的负面影响,这与我朝不与民争利的国策严重不符啊!因此微臣以为,此事值得商榷!还望陛下与各位大人能够重视此事,不致于因此而影响国本,则微臣的担忧也就是杞人忧天了,如此则社稷幸甚,万民幸甚!”说罢又深深施了一礼,方才退入班中。

  一番分析下来,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而太宗皇帝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不由得将征询的目光转向了几个重臣,想听一听他们的建议。

  几位身在中枢的重臣们都谨慎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基本上是不赞同与民争利,可是对于赠书的事情却也支持,这就很难下一个决断了。因为事情是明摆着的,这件事情说起来算不了什么,可是要细究起来,的确有些不妥当的嫌疑,就看皇帝的意见是什么了,身为大臣,直接抒发自己的见解是必要的,可是替皇帝决断就是僭越了。

  “陛下,既然各位大人对此事存有疑虑,不如叫杨大人将事情的始末,写一个详细的呈文,命快马递上来,其中的曲折,众人自知,到时候在下结论也为时不晚啊!此时我们不了解详情,骤下结论,未免有些草率,毕竟,事情的发生地点是在千里之外——”最后还是吕端总结了一下大臣们的意见,对太宗皇帝建议道。

  太宗皇帝点了点头,认可了吕端的建议,立刻下旨,命人以快马解递到西北。

  赠书活动结束以后,我在西北士林中的声望和地位立刻提升了很大一截子,基本上除了几个先贤外,无人可以企及,一千套的免费赠书与十两银子一套的低价销书,使得经典书籍在西北得到了初步的普及,起码每隔几个村庄里面都一套非常完整的正版书籍套装,以此为蓝本,他们可以抄写出许多的手抄本,对于西北的文化事业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而今,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正在新建的印刷厂里同骆冰儿一起研究关于新型的简易印刷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价值。

  所谓的新型印刷技术,就是那种利用铁笔在蜡纸上面刻字,然后用油墨滚筒印刷的简单技术,之所以会想到这个,就是因为当年我在上学的时候,曾经被老师叫去印制复习资料,所用的正是这种简单设备,出于好奇,我曾经拆开那东西看过,具体的构造虽然已经模糊了,但是大致原理还是记得的,此时与骆冰儿商量,只不过是为了将那东西重现出来而已,因为我知道,这东西虽然简易,可是要印制一些急用但不是很讲究的东西却很实用,而且,它的印刷成本更加低廉。

  隐约之间记得,那东西应该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个进纸系统,可以将纸张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