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弄只好玉镯子。”
“这样啊——”宋兵甲显然是个菜鸟,听了同伴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一连几日,城中的生意人越聚越多,也许是真的应了那老兵的推断,城中的交易也火爆起来,以物易物的交易随处可见,城中的居民们用那些还没有收获的粮食同这些生意人换回了大量的兽皮和金银首饰,还有大宋百姓最喜欢的青盐等物。
官府乐得百姓能够从中取利,不但没有为难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反而为他们专门划了一块儿地皮出来,作为交易的场所,并派出了衙役维持秩序,可以说是非常地配合。
眼瞅着十五就到了,城外来了一大批的运送粮食的车辆,看的出来,都是今年收获的新粮啊,由于雨水充足,天气又难得地好,今年的收成是几十年来都少有的好,整整一个白天都有辆车赶来,停在了灵州城的外面,等候客商们前来交易。
“他们怎么不进城?”宋兵甲有些好奇地问道。
宋兵乙依旧是一副懒洋洋地样子,“进城要缴税的,况且一旦同那些客商们交换过后,还不知道要运到哪里去呢?进城?那不是脱了裤子放pì么?有谁嫌自己家的银子多得花不出去了?”
“前辈真是什么都知道啊——”宋兵甲有些佩服地说道。
“切,这算什么?好好看门吧,这两天来往的人多,可别混进可疑的人来!裴大人虽然为人和善,眼睛里面却是不揉沙子的!若是耽误了正事儿,小心pì股上吃家伙!”宋兵乙淡淡地回答道。
“是,是——”宋兵甲听了之后连声应诺,将手中的长枪又握得紧了几分。
城门外面的运粮车是越来越多了,高高的粮食袋子堆积如山,押运的人围在旁边,不时地驱赶着周围前来啄食的鸟雀。
临到晚上的时候,天气却开始变化了。
大片的乌云从西南面压了过来,空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感觉,有经验的人们都开始收拾搭在外面的衣物等,一场大雨眼看就要来了。
“大人——”一声呼唤将正在沉思中的裴济给惊醒了。
裴济定睛一看,却是自己的卫士带着一名城门的小官儿等在院子外面。
“怎么了?”裴济温言问道。
“回大人话,眼看大雨就要来临,城外的百姓担心大雨会将粮车淋坏,要求进城,属下不敢轻易回复,请大人定夺。”那名守城的小官儿恭敬地回答道。
“哦?”裴济皱起了眉头。
城外有粮车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众人贪图小利不愿交纳进城费用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也不好说什么,城门一到晚上就要关闭,这是定例,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可是眼看这场大雨就要落下来了,万一一时之间停不下来,再引发了附近河流的洪水,那城门外面的粮车确实比较难于避难。
“这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裴济有些头痛,有心帮他们一把,却又担心在夜间发生什么问题,想了半天后问道,“外面那些粮车,你有没有亲自去验看一下?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那守城的小官儿非常肯定地回答道,“属下早已经仔细地验看过了,都是今年打下的新粮,没有什么问题。若是被大雨这么一淋,就真的有些可惜了——”
“那好吧——”裴济思虑了半天终于决定道,“就让他们进城来避一避吧!多派些人手维持一下秩序,省的待会儿手忙脚乱应付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