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作者:十三夜雪      更新:2019-11-11 15:56      字数:8224
  一口浊气而尽,吴凡站起身来,摆了摆衣袍,拂拭着上面不存在的尘埃,准备起武自己二十多年从未间断的太极——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前世明末的汉族拳术,陈氏始祖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而吴凡在前世无意中学到此拳,或为养生,或为防身,又或为争斗,已经不可追究,但是,吴凡只知道,前世的身体倍好,就是修习此拳。

  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

  只见吴凡双腿虚和,双肩坠下,目似开似闭,嘴唇微张,便开始起练。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所以单从起势而观,吴凡在此道起码也有十年的沁入,否则,不会有那么标准的武架和随意而变化的套路。

  因为初学者肯定会随套路而教,那就是两臂缓慢向前轻轻抬起至高与肩平,手心向下,十指微曲,要轻灵无滞,两臂平举的速度确定整套太极拳的速度。

  可是,这套路距吴凡修习太极已经太过遥远,至今吴凡已经习惯性的随意而武。

  若要分个等级,初学,进阶,登堂,吴凡已然是登堂的阶段。

  陈氏太极有口诀,谓之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压根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金刚捣碓”

  “揽扎衣”

  “六封四闭”

  “单鞭”

  一式接一式,时而缓慢,时而迅捷,只见吴凡的身影如同舞姿般跳动,明明拳打的软弱无力,却给人以大气磅礴,一种精致的美感。

  慢慢的吴凡的额头逐渐隐现汗渍,但是吴凡却如同没有感觉一般,反而将之更快,更迅捷,更有力度,如同与人搏斗一般。“青龙出水”

  “双推手”

  “肘底看拳”

  陈氏太极,老路七十六,从第一式的起势到第七十六势收势。而陈氏太极后辈陈昭奎则是把陈氏太极改为七十四势,并且招式不复从前。

  而吴凡此时起武的却是陈氏太极老路,养生为主,击打为辅,顺力借力,以巧打狠。

  看吴凡演武,不同于吴家少年们的演武那么激烈,也没有任何人作为对手,更没有观众,能欣赏此拳的也只有院内的那些绿意盎然的植物们,在微风的吹东西下,莎莎的作响,又似鼓掌,又似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