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儒!(2)
作者:雪满林中      更新:2019-11-11 22:50      字数:9612
鬼狱,死后都不得安生,遭受无穷罪孽痛苦。

  对于相信死亡不过另一种人生的时人来说,死后还要成为罪鬼,永远受苦,那是绝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有罪论死的公卿将相们,往往宁可在朝廷罪名结果公布出来之前自杀。

  而一般朝廷也会手下留情,不会把事情做绝。

  这就好像是原本世界,凡是有罪官员在事发之后,只要自己退下去,往往保留体面,声称退休,并不继续追究一般。

  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不公平,没有让正义得到声张。

  但是却是保持局面平稳,不出大乱子的极好做法。

  某苏维埃联盟就是不懂这种政治智慧,非要搞清算。这一代清算上一代,结果历史搞糟,名声也被自己搞臭,最终瓦解。

  当然了,从现实来说。

  这般时候的儒生,甚至整个社会思潮讲究大复仇主义。

  所谓子不报父仇非人也!

  有人杀了你爹,你一定要杀他全家报仇,要不然就不算是人,禽兽不如。

  这甚至影响到法律!

  原本世界两汉时代,血亲复仇,官府往往不追究,甚至社会舆论上也对这种复仇者称赞有加。

  而一个人如果是被朝廷,被天子下诏诛杀。

  那么你是不是要找朝廷复仇?找天子复仇呢?

  这就是一个难题了!

  所以有罪者干脆自己自杀,免得为自己后代找麻烦了!

  当然了,还有这般时代,距离上古不远,民风质朴,自尊心强烈,有着相当独立的人格。还没有被教化成顺民。

  人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就是耻辱感。

  甚至有着孟尝君招待食客,一个食客觉着孟尝君吃的东西比他们好,结果孟尝君以自己吃的东西和其比较,一模一样。

  更是有着宁可自杀,义不受辱的风气。

  在那般时代舍生取义的例子数不胜数。

  史记记载,客惭,自杀。

  别人不信任你,首先想到的是就是羞耻,肯定是我名声不够好,导致别人不信。

  伍子胥被人所救,离开之时叮嘱这人不要把他行踪告诉别人。那人当即自杀!

  总之,这般时代风俗接近两汉,人格自尊之强烈到后世人几乎理解不了的地步。

  反倒是越到后来,文明演化,血气渐失,明哲保身,猥琐流的就越来越多,反倒觉着当时人太蠢了!

  (写这么多,是看到本章说里分成两派争论,觉着很有意思,其实都有道理。

  但是好像都没有提到当时人的耻感,和强烈的自尊人格。

  这里随便举两个例子,在史书上找找,这种事情多的去了。

  还有对儒家也有着很大误解,把宋儒当成了汉儒去理解。

  其实汉儒和宋儒完全可以说是两回事。

  汉儒更原始,更接近宗教,更刚烈,而理论更不完善,更是讲究不要怂上去干……

  误会最大的是董仲舒,老是把独尊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