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剑无锋(5)
作者:
高月 更新:2019-12-08 20:53 字数:22330
��分,雪片般的奏折向长安飞去,河西各军营纷纷缴械请降,李庆安安抚众人,安西军东来为剿匪,为替夫蒙将军报仇,别无他意,春天前便将返回安西。
在又一场密集的雪花中,张掖城门大开,甘州太守张启贤出城迎接,五万大军已经在城外扎下连营,大帐延绵十里,数千骑兵簇拥着安西节度使、安西郡王李庆安来到城门前。
张启贤上前躬身行礼,“卑职甘州太守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微微点头道:“张使君免礼,本帅此来河西,是为剿匪而来,已向圣上禀报,请张使君转告河西民众和官员,无须慌张,安西军绝不滥杀无辜,更不会抢夺民财!”
张启贤心中稍稍定下,他又连忙道:“河西匪患已久,本官也头疼不已,前不久夫蒙灵察被土匪袭击,不幸身死,我已向圣上禀报,请圣上出兵剿匪,不料安西军奋勇先至,这是河西民众的福气,卑职代表甘州及深受匪患之苦的河西民众向大将军表示诚挚的谢意。”
话说得非常漂亮,张启贤明知李庆安是越境出兵,但他不敢多说一句,这其实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如果没有圣上的授权,甚至可以说是造反,但李庆安却有实实在在的借口,河西剿匪,这又去除了造反的嫌疑,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李庆安不伤害河西民众,张启贤也愿意装这个糊涂。
李庆安微微一笑,他回头一摆手,“都带上来!”
只见风雪中,数千唐军骑兵押着密密麻麻的人向这边走来,张启贤不由暗暗叫苦,来人都是分布在甘州附近的羌胡牧民,男女老少都有,足有万人之多,李庆安显然是要把这些羌胡扔给他,可他哪有粮食来养活这些人一个冬天。
“马匪就在这些人中间,这些人我就交给你了,给我好生审问,若查出马匪,要立刻交给我们!”
张启贤不敢不答应,只得硬着头皮道:“卑职遵从大将军之令!”
李庆安回头命道:“把他们押进城,交给张太守处置!”
数千唐军骑兵喝喊着,将万余名羌胡驱赶进城,哭声响成一片,城门口乱作一团。
雪在夜间便停了,安西休整两天后,又拔营起兵,向凉州城杀去。
夫蒙灵察之死让李隆基勃然大怒,他在宫中破口大骂李庆安,但对外他却又不敢公布真相,只得隐瞒住夫蒙灵察是被杀死的真相,对外宣布夫蒙灵察是半路染病而亡,并派人安抚他的家人。
夫蒙灵察之死让李隆基更加深恨李庆安,他一连考虑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直接派人去安西,调李庆安为安东大都护,改任庆王李琮为安西节度使,封常情为节度副使、五镇兵马使,他准备和李庆安撕破脸皮了。
可就在这时,李庆安的奏折送到了。
新年前夕,李隆基一个人呆坐在麟德殿的御书房里,在他面前放着李庆安的奏折和他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准备调离李庆安的圣旨。
在御书房外间站着几名大臣,杨国忠、陈希烈、张筠、王珙、杨慎衿等等政事堂的重臣,他们个个表情严肃,面带忧色,不仅是李庆安河西剿匪的奏折到了,而且河西各个州县的快报也纷至沓来。
众人都保持着沉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最积极反李庆安的杨国忠闷住了,李庆安突然出兵河西,如当头一棒,使杨国忠忽然意识到,问题变得严重了,他根本没有想过相应的对策。
如果派朔方军和陇右军去迎战,不仅正式宣布李庆安造反,而且将彻底破坏李隆基对朔方和陇右的布局,更重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