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节 另辟蹊径(2)
作者:吹牛者      更新:2021-03-26 04:45      字数:3079
�神父。这次由他前往杭州接洽当地教会,金立阁对此很是兴奋:他在欧洲就对这座马可波罗所谓的“天上的城市”有着浓厚的兴趣,现在居然能有机会亲自去杭州和当初金尼阁神父开创的神圣教会的羔羊们会面。

  对外情报局不怕麻烦把他也带去是准备利用耶稣会的影响。杭州的天主教会内有一批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士绅――虽然三柱石中的杨廷筠和李之藻已经分别于于1627年、1630年去世,但是他们都是杭州土著:杨廷筠是钱塘县人,李之藻是仁和县人。他们的亲朋故旧信仰天主教的人很多,耶稣会在杭州颇有势力。以至于在南京教案时期,上海和杭州两个传教会是当时对外国传教士来说最为安全的地点。

  赵引弓目前在杭州当地是外来户,缺少足够的影响和保护伞。耶稣会在当地营建起来的势力大可一用。而且下面还可以利用这一关系和徐光启搭上线。

  徐光启与即将到来的登州之乱中的重要角色孙元化之间关系密切,两人又同是天主教徒。搭上这条关系对未来的活动有很大的好处。

  “这样岂不是赵引弓得成天主教徒了?这样不大妥当吧。而且和天主教会交往太深,在当地的影响也不好。”何影在审批对外情报局的申请的时候说。

  “赵引弓没必要当天主教徒,也不需要交往很深。只要他表现出对教会的友善和某种‘兴趣’就可以了。耶稣会是很识时务的。会督促杭州的天主教士绅们来充当保护伞--他们很清楚,要在中国打开局面,现在主要得靠我们的武力。”李炎解释道,“根据政保总局给我们的《耶稣会传教士与澳门信件邮检汇编》,他们现在把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最大希望放在我们身上。我们的任何要求他们都会竭力满足。赵引弓只要有耶稣会的人引荐,就可以得到这批杭州天主教士绅的照顾,这对他在杭州的活动是有好处的。”

  “赵引弓可是打算自称大宋宗室的……”何影的言下之意是堂堂大宋宗室和外来宗教搅上关系很是不妥,在“政治正确”上会有瑕疵。

  “关于他自己搞得这个大宋宗室的身份,我觉得有点瑕疵对大家都好。”李炎说道,“另外我已经说了,他没有必要受洗,只要让耶稣会出面引见双方建立一个友善的关系就好。从长远看也不宜让赵引弓和杭州的教会纠缠太深。我的意见是:在他的随员中安排一个归化民天主教徒,作为和杭州的教会建立起关系的通道。”

  “这个人可靠吗?”

  “当然可靠,这是一个我们情报局培训过的人。”

  特里格神父对元老们的主意一无所知,异常兴奋的去准备自己的行装了。当然,事先他也受到了何影的告诫:不能泄露赵引弓是从临高去得,只能按照对外情报局的统一口径。

  “您知道,我们现在在大陆上的处境非常微妙。如果一旦泄露了某位元老的身份,不仅对我们的事业有不利的影响,对传教事业也会产生无法预知的严重后果。”何影说道,“我希望您能明白我的意思。”

  特里阁神父完全能够领会这种外交词汇――本来耶稣会也没有自作多情到认为澳洲人是虔诚的教徒,有充当“天主教元老院”的意图。双方的合作说到底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所以他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的一切言行都会按照考察团“领导”的意图进行。

  除了耶稣会这条渠道,还要尽快利用书坊建立名声。所以必须让赵引弓的图书馆兼书店有充分的异于平常之处――正如当初紫字号在广州的迅速崛起一样。所以这一次还准备运去若干“澳洲建筑材料”和享用物品,包括水泥、瓷砖、水暖五金件、玻璃等等,当然其中也有杭州站本身的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