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节 天水社(2)
作者:吹牛者      更新:2021-09-23 18:23      字数:3060
�》等书籍取得了很好得效果。成功的将这批关注格物的士子吸引到完璧书坊来。从而达到了他接近复社核心人物的目的。

  “年也算过得差不多了。”高玄踏上完璧书坊的台阶的时候感慨了一声――比起去年年初他第一次到完璧书坊来,气色好了很多,身上的衣服也变得很齐整,手拿一柄不论春夏秋冬不离手的毛竹骨折扇,一副秀才公的摸样。显然是最近吃得饱腹穿得暖,小日子过得挺惬意。

  自从高玄接受完璧书坊的聘请,当了签约写手,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原本窘迫的日子大有好转,他在丈人舅子面前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高玄是“编修”亦是本书坊的工作人员。门前的伙计并不招呼他,任由他径自穿过大厅,往后面的“编辑部”而去。

  编辑部设在“完璧楼”这是一栋带huā园的“澳洲式”青砖三层小楼。楼上楼下有十来个房间,用来供编辑、写手、校对一干“读写编校”全套班子使用――赵引弓在完璧书坊内专门组建了“天水社”。

  这个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不是编辑完璧籍――那些都是用从临高运来的纸型印刷的,不需要什么编辑工作。出版社除了对一部分临高运来的传统书籍纸样进行校对之外。主要的工作是编辑各种通俗,尤其以杂志为主。

  这些通俗读物全部采用石版印刷,这种印刷方式制版快,图文兼顾,很适合小规模多批次的印刷业务。中国的第一种通俗杂志点石斋画报就是采用的石版印刷的。启发赵引弓出版业务思路的正是从点石斋画报而来得。

  不过他的业务范围要大得多,定期出版的杂志一共有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第一种就是《天水生活周刊》,这是针对张岱、方以智这一类的读书人:他们大多有举人、秀才的功名,有的还是进士,任过官。处境优渥,不少人还久负文名,是读书人当中的中上层分子,对精神生活有相当的追求。

  《天水生活周刊》分为四个版块:时事评论、读书随感、文化娱乐和奇闻轶事。定位大致是旧时空三联或者凤凰的套路:既有一定的档次和深度,又不失为通俗读物。

  赵引弓知道,虽然人群定位是中高层人群,但是他们在知识阶层中有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批人的阅读嗜好必然会影响很多人,正如小白领们总是不自觉的模仿商界精英一样,如果下力气在目标人群中打开知名度,这本杂志会辐射到整个知识阶层。

  至于科技方面的介绍,赵引弓暂时先将其归入奇闻轶事内――要转变士大夫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再者向毫无基本科学概念却又自视为掌握知识的传统知识分子去科普全新的理念未免难度太大,不如先从人文角度入手来转变一点他们的观念。

  第二种是《完璧斋画报》,就是《点石斋画报》的异时空盗版,图文混排,以图为主。内容以海外奇闻、社会轶事、自然科普为主,目标人群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城市市民。内容通俗易懂。

  这二者画报均采用16开页面,印刷精美,因为针对的人群层次较高,因而价格也较高。赵引弓针对更底层的百姓推出了第三种杂志:《山海经画报》。这种画报最大程度的压缩了纸张和印刷的成本,采用廉价的纸张,石版制版也较为简单。开本缩减为32开。

  内容社会新闻为主,杂糅民间传说和社会小说,再辅以少量的科普常识。主要以连环图的方式来表现――“文”很少,只有寥寥几句,不但用白话文还用俗体字。这对认字不多甚至完全不认字的普通百姓来说是极好的消遣读物。

  杭州是个商业城市,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很多,市民文化非常发达,城市平民对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