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节 入户普查(2)
作者:吹牛者      更新:2021-09-23 19:02      字数:3039
r />
  无缘无故的,这澳洲人的快班上他家里来做什么?张毓心里顿时慌乱起来。再看内中有人却是认识的,是本地的甲长何老爹。

  见有熟人,心里多少安定些。他娘见他回来了,赶紧招呼道:“毓儿。快过来给几位见礼!”

  张毓赶紧过去作揖,只见为首的一个澳洲人说道:“不用客气了,小哥既然已经回来了,咱们抓紧时间把表格都填了吧。下面还有好多人家要去办。”

  张毓这才知道这些警察来家里是要“报户口”。这事倒不算陌生。因为每年保长、甲长少不了也会陪着衙役来“清查牌甲册”,其实并不清查什么,打着官腔说几句场面话,拔脚走得时候少不得还得送上几百文的“草鞋钱”。他娘说过,“清查一回,店里一天白做。”

  可是要不小心应对。惹恼了这班大爷,说你有“隐瞒匪人”之嫌,直接一根链条锁到衙门里,那就不是几百钱的问题了。人一进了班房,不拿出点真金白银休想出来。开小木作的曹掌柜的就吃过这个苦头,没吃没喝的被锁在尿桶边一晚上,第二天使了好几两银子才给放出来。

  “这就是你儿子?”警察问道。

  “是,正是犬子。”张毓爹赶紧回答。

  “你就这一个孩子?”

  “原本还有几个,都没留住……”

  “姓名?”

  “叫做张毓。”

  “怎么写得?认字吗?来,写一下!”说着递过纸张笔墨来。

  张毓赶紧写下自己的名字。警察端详了下,递给旁边的一个书办模样的警察,“写吧。”他吩咐道,“姓名张毓,与户主关系:父子。”接着又问道:“出生年月?”

  “万历戊午年三月初九生。”

  “公历是哪年?”担任书手的警察写了之后又问询问的警察。

  “万历戊午就是万历四十六年……”警察翻开本书,“1618年!”

  张家都不知道这1618是什么意思,也不敢多问。

  “是在这里生的?是你和现在的老婆生的吗?”

  中古社会妇女生育死亡率极高,有点经济能力的男人自然是要续弦的。另外还有婢妾所出、典妻所出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存在,孩子不是主妇生育的并不稀罕。

  “是,正是在家中。”张毓爹答道,“小儿确系山妻所出。”

  “文化程度?”警察问了之后大约也觉得这样问不妥,又加了一句,“念书吗?”

  “是,犬子在社学念书……”

  “张掌柜,”警察说,“让你儿子自己说。”

  张毓想了想道:“在社学念书已经七年,四书五经都念得,已经开过笔学作文章作诗,去年参加过童子试……”

  然而他这一番文章只换来表格上的“私塾中级”的填写。

  因为传统教育的文化水平对元老院来说很难具体衡量水平,户口填报便采用了一种简化模式,凡是有功名的,文化程度直接按照其获得的功名填写;没有功名的,分为三级,读过几年私塾,没有开笔学过八股文的算“私塾初级”;参加过童子试的,算中级;参加过二次以上童子试的就算高级。

  由于参加科举功名和参加每一次童子试的人员名单在官衙里都有存档,可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