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gle.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看来这下做得有点过了……周惠心里想。
但这也没关系,他现在就是周惠,是这家的二房长子,也了解这家的许多情况。只要不是表现得太过离谱,就没人会有任何的质疑。
倒是平伯听老妻絮絮叨叨,面上很有点不耐烦了子,就唠叨还不去收拾二郎君的房间?等见过了大郎主,马上就要安顿下来的。”
“啊哟,只顾着呢,差点忘了正事”平婶连连点头,顺手从周惠手中接过七七,“老奴这就去收拾七七小娘子也别缠着你阿叔了,你阿叔刚出远门,可别累着了他。”
“好。我不缠着阿叔。”小女孩七七乖巧的应道,清秀的小脸上却满是眷恋的表情,显然和周惠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关于这一点,平伯也和周惠提过,说是大郎主身体不太好,已经把家务和铸钱作坊交给了大郎君,大郎君初次当家,作坊的很多事情都要慢慢熟悉,因此这一年多以来特别忙,教导七七的事都周惠在负责,小女孩也就和他特别亲近。
让周惠无语的是,他前任的那个,居然是拿《风土记》在教七七。《风土记》这本书他,是西晋孝侯周处所作,记录了许多的吴地风俗,后世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所依据的最原始资料便是这一部《风土记》。
作为家族先祖的著作,周家自然有保存,据老仆周平所言,似乎还是周处第四子周硕亲手誊写、已经传承了好几代的古本。至于具体内容,周惠现在还不,因为这本书的原本到清代已散佚,只剩下了寥寥几条记录,还是在《荆楚岁时记》等后世同类著作中找出的引文。但是仅仅根据那些片段,周惠就可以肯定,这本书绝对不适合用来教小女孩。
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吧如今这个时代,适合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都还没有面世呢;而一般大家族教女孩的《女诫》,就读于郡学的周惠又不可能学过。
“平婶,不妨事的。”周惠顺口说道,却依然将小女孩交到平婶手中。看着小女孩可爱的模样,他情不自禁的捏了捏她的小脸过几天阿叔有空,就带你出去玩”
“阿叔,是真的吗不跳字。小女孩七七瞪大了眼睛,“去哪呢?”
“恩……去希玄寺吧,四月初七去。”周惠想了想说道。
四月初七是周惠、周念母亲的忌日,平伯曾经告诉过他,前两年的那个时候,周惠都要带着周念,去20余里外的希玄寺为亡母祈福。
周念自然也这件事情。听周惠说要带上七七,她疑惑的抬起头阿兄,咱们去寺里,是要给母亲祈福,七七跟去做呢?”
“给母亲祈福是当然的了,但除了祈福,还有佛诞节嘛”周惠笑着解释,“佛诞节是在四月初八,在那之前的初七日,寺里一般都要举行浴佛、礼佛、行像、放生等仪典,听说很有趣的,倒是不妨带七七去瞧瞧。”
“我要去要看放生”七七连忙嚷道,一副唯恐周念反对的模样。
“恩。”周念点了点头,没有再说。
不过,她心里却隐隐觉得,阿兄这次,人似乎变了好些。以前的阿兄,性子很有些迟钝,前两年为母亲祈福的事,都是伯父说了才去希玄寺的。至于参观浴佛等仪典,因为伯父没说,阿兄也就不会在寺里多加逗留,为此她还暗地里觉得可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