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政地位,是孙子。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大学里的高级人才纷纷以争行政级别为荣,以专心学术为耻。没有行政级别,就是普通教授,就是低级教授。学术再好,当年学习成绩再优秀,也只能享受清贫的尊严。这样下去,大学也不成大学了!”苏爱军长叹道。
方明远沉默,对于大学行政化,经历过前世的他恐怕比如今任何一个华夏人都了解地更清楚。
在前世里,随着教育的产业化和大学的行政化已经成为有识之人眼中的毒瘤。
一所大学,少则***个校长、副校长、***、副***,多则一个排的校级干部,而院级干部则多如过江之鲫,院长、副院长、党委***和党委副***头衔满天飞。某些大学里甚至于出现了六十几个院级单位,其中冠以“学院”之名者近四十个!也就是说,这所大学里的院级干部就有一个营之多!
而其中大多数“学院”只有两三个系。一个“学院”竟然只有一个系!这是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学院”,完全可进入吉尼斯记录。这些“学院”说实话也只有系级规模,若不搞华夏特色,完全应当合并成为一个学院。减少行政人员,缩减不必要的开支费用。
如果一个区区十几人的“学院”就要设一个院长和两个副院长、一个***和一个副***,而且这学校的行政级别和官场的行政级别还可以互动,一个做了点“学问”的人只要做了校级甚至院级领导,其学问一夜间便自动变成最好的,在坐次、排名和成果署名上,都自动排在有学问没头衔的教授之前。在这样大的诱惑下,还能有多大比例的教师会真心真意、全副生命地搞学术?结果就是大学里腐败盛行,假造学术成果遍天飞,论文抄袭丑闻层出不穷。
更糟糕的是,大学成为了某些官员的跳板,甚至于养老院!这些根本不懂得教育,或者说根本无心致力于华夏教育的官员们,根本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一星半点的推动作用,反而成为了华夏教育的拌脚石。
“与其这样,我还不如投身于官场之中,为政一方,至少还可以尽我的努力,造福一方!”苏爱军并没有等方明远回答,又接着说道,“至少,当我走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阻止一些像孟军这样的官员们为恶!”
“苏叔叔,您适不适合当官,我不知道,但是您如果说打算当官的话,我倒是可以保证帮助您成为升官最快的人之一!”方明远说的第一句话就令苏爱军为之一怔。
“为什么呢?难道说,你还能当个地下组织部长不成?”苏爱军笑问道。
“苏叔叔,如今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奋力追赶欧美发达国家。我敢说,在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央对于能够搞活经济,发展经济的官员,会格外的重视。而您,有苏爷爷为你打下的从政的底子,有苏爷爷的朋友、部下、同事的帮衬,就已经注定在仕途上走起来会比一般人顺利地多。而我,则可以为您所主政的地方提供充足的资金,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靠山,有资金,您再有能力,地方经济三年一蹦高,不升您升谁啊?”方明远笑呵呵地道。
“这么说,你是赞同我投身官场了?”苏爱军沉吟了片刻道。这个想法,他也不是有了一天两天了,但是今天还是第一次与他人提起,对于方明远的看法,苏爱军可是相当地重视的。
“赞同!”方明远斩钉截铁地道,“不管是对您,还是对于我和方家来说,您当官都是一件利好的大事。”苏浣东虽然还有其他的儿女,但是和方明远最亲近的却是苏爱军。方明远也要考虑到,日后若是苏浣东正式从政坛中退出后,方家要如何在国内立足,避免被其他吞噬的可能。而苏爱军的上位,无疑对方家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