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又遇鲁山(2)
作者:
月下的孤狼 更新:2019-11-12 13:42 字数:8634
的话,那就要到世界倒数的行列里去了。”赵雅插嘴道。
梅元武和柴靖玉怔了半晌,缓缓地点了点头。
华夏的教育里,总是十分自豪地说华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却从来不提人均水平的落后,这固然是令年青一代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但是同时,也令他们没有了危机意识。
在前世里,华夏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人力的浪费程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来,那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的。
但是由于本土资源匮乏,不得不依靠进口资源生产的日本人,对于降低成本的机会,日本企业从来都不放过。
方明远就曾经看到一些资料。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五十年代的时候,两国在新建高炉的容积上,基本上还都处于同一水平,主要都是建设二千立方米左右的高炉。而到了六十年代,日本钢铁公司就开始大批兴建容积超过五千立方米的超大型高炉,而同一时期内美国连超过四千立方米的高炉都没有兴建一座。
而到了八十年代,日本绝大多数的高炉都已经超过了二千立方米,而美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高炉达到了这一水平。
再比如,美国所兴建的流水作业钢铁厂,不但数量远少于日本,而且普遍规模偏小。而当时日本所建设的同样钢铁厂,却是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其产量,占到了日本粗钢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大规模的生产,必然是造成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其四,日本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钢铁大国,大批的钢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也是与他们在生产中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如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采用了纯氧顶吹技术、连续浇铸技术,在管理方面则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这两方面的技术都带来了大量的成本节约。这样一来,低廉的价格自然是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第五,日本的钢铁公司所有的合理生产布局,是他们获得低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你们关注日本钢铁公司,你们就会发现,日本的钢铁公司虑到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特点,厂址选择倾向于靠近海港,不少工厂都建在海港内,以降低运输成本。有些甚至于还建造在人工填海造出的小岛上。”
“明远,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你的钢铁厂选址不放到沿海地区?像鲁省,就有着诸多的港口,可以供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梅元武追问道。看来他还没有忘记了,当初方明远对鲁省的拒绝。
方明远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元武,这个问题,相信过不久,你就会明白了。现在我要是告诉你了,恐怕你印象不深!”
众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梅元武嘟囔道:“不愿意说就算了,总搞得这样神神秘秘的。”
“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以其高劳动生产率闻名于世的美国钢铁公司,随着日本钢铁公司的迅速崛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钢铁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万人小时产钢十吨,而美国只有八吨。每吨钢成本的工资含量日本为四十七美元,低于美国的五十一美元。这样一来,日本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本国钢铁厂家的竞争能力胜过美国,日产钢铁源源不断地出口到美国,在美国钢铁企业的压力下美国政府甚至于不得不出面控制对日本钢铁的进口。”
“那么咱们国家钢铁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是多少?”柴靖玉追问道。
方明远一摊手道:“对不住,这是***,我当然是不知道了。也许你回去问问柴姑姑,她能够给你一个回答。”
”她?她是只管出问题,不管回答问题的。所有的答案都得我自己去找。“柴靖玉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