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二章 甩包袱(求月票)(2)
作者:月下的孤狼      更新:2019-11-12 14:26      字数:8568
��有什么意义?就像韩元和美元一样,二百美元和十万韩元,哪个更值钱,这还用说吗?

  “几年前,如果说是潼川和潼宜一齐划为特区,我方家也会接手下来。”方明远正色道,“但是现在,如果说还依照当年的标准,那就是在成心为难我了。嘿嘿,潼川并了进来,可利用的土地没有增加多少,人口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所有原本对潼宜发展的规划,全部都要更改。还要提前缴纳一大笔潼川的税款,同时承担潼川五十万人的工作和社会保障,还要负责治理潼川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这些事情,哪一个不需要钱?”

  多一个潼川,可不仅仅是多了三千平方公里和几十万人的问题,还要多出一连串的其他问题,不说别的,光要替潼川提前上缴的税收就是一笔巨额资金!而且,要发展潼川,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一笔钱,又是额外的支出。方家的资金雄厚,也不可能由着他这样在地方上不求回报地投入。而且这样一来,方方面面的事情会多出来一大堆,要解决的事情自然也就会多出很多很多,还会打乱潼宜原本的发展进程。

  潼宜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不错,但是经济上的成绩还没有完全转变成为市财政上实打实的收入,当年西德合并东德,以西德的雄厚财力,还折腾了好多年,由此就可想而知了。省里这样做,他们倒是减负了,可是给潼宜丢来了一个大包袱!

  虽然说,方明远很希望将潼宜的一些作风推广到全国,但是他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潼宜这片小天地里,由于这里原本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所以决定了这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利益团体,即便是有,在面对方家和省委省政府时,也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打散。

  而且目前潼宜的所有税收,说白了,在保证潼宜政府正常运转秩序的条件下,其余的全部都是理所应当地归方家所有,所以这些税收,如何花,怎么花,花多花少,在违背国家法律的情况下,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谁要在这个事情上较真,那就是与去世的那位老人和换届的领导们过不去!

  在得到与付出不成比例的前提下,所以没有人在潼宜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和方明远过意不去。与其和方家较真,不如拿出那精神头去干点别的,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上千平方公里的潼宜,可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而已!

  方明远也明白,只有将潼宜经营地格外出色,那么日后才有可能在体制中有足够的发言权,能够影响到足够多的人,一步步地将潼宜的模式在国内推广开。而潼川加入进来,固然可以扩大潼宜的影响力,但是也很有可能会拖慢潼宜的发展速度。

  苏爱军微微地点了点头道:“明远啊,你能够这样想,我很欣喜,这说明你的头脑很清醒。”

  “嗯?”方明远有些诧异地看着苏爱军。

  “省委省政府确实是有意将潼川划归潼宜管辖,潼川划归潼宜之后,享受潼宜的相应优待。至于税金这一块,省里的意思是,从此之后,潼川的税收不用上缴省里和国库,但是省里和国库也不会再向潼川划拨补贴、扶贫款。你也不用筹集钱为它提前缴纳税款。”苏爱军笑道,“如果说不是这样的话,当时我就会将这一提议拒绝掉!”

  方明远怔了片刻,这才嘟囔道:“要是这样的话,还算是有良心。”这个前提条件,令方明远的心也有些心动了。虽然仍然是甩包袱,但是至少让方明远看到了一些诚意。而不是成心地给潼宜加大负担。

  “虽然省里是想甩包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潼宜也确实是获得了好处。我们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潼川,让潼川根据我们的需要发展,而不是拖我们的后腿。”苏爱军道,“否则的话,咱们一样要帮助潼川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