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
作者:
凤鸣岐山 更新:2019-12-23 21:54 字数:14924
�站在自个儿身边的胤祚,却发现胤祚脸上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的表情,有心想激胤祚出头,又不知从何说起,大冬天的,胤的额头上却沁出了一层的细汗。
别人不清楚胤的居心,胤祚心中可是清楚得很,早就知道胤会趁这个时机提出此二折,说起来这两个折子还是胤祚给的呢,那里头的内容胤祚可是清楚的很,压根儿就用不着去细听。此二折就这个时代而言,说起来都是良方,也是减轻农民负担地不二法门----这时代****的经济虽然工商业已经有所发展,但还是小农经济为主,在这个年代奢谈什么**、资本主义民主纯属脱离实际的空想,压根儿就是小说家言罢了,别的不说,数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在没有外来思想的冲击下能被打破?压根儿就不可能!想要国家稳定,首要的目标就是保证皇权的稳定,对此胤祚可是很清醒的,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在这时代搞什么**革命之类的东东。
嘿,小样,叫你再捣乱,这回你小子可是被老四狠狠地出卖了一把了吧,有意思,你就自个儿慢慢地品尝痛苦去吧,咱一边看热闹就成。胤地窘样,胤祚早就看见了,对于胤投过来的求助目光,胤祚则当作没看见,自顾自地在心里头乐呵着,打算看老八如何跟老四翻脸来着。
奏折不算太长,秦无庸虽念得不快,可短短数分钟也就念完了,大家伙交头接耳地议着。却没人站出来反对,心中都没谱。也拿不出啥反对地意见来。打铁要趁热,这道理谁都懂。秦无庸的话音刚落,胤立刻开口道:“儿臣启禀皇阿玛,此二法实为治世之良方,纵有千难万险,儿臣也再所不辞,请皇阿玛恩准。”
老八是真地急了,一旦康熙老爷子准了老四地奏,那老八所要受地打击可就大了----不说他门下众多的奴才、投靠他地官员。个个都是地主,即便他自己名下的地产也是多得很,这法子一旦全面推广下去,老八一伙子就算彻底玩完了,老四这一手可是要他老命的事儿,他能不急红了眼吗?老四话音刚落,老八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了。高声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四哥所奏之事重大,还须慎重才是,现如今时日已迟,即便要议也须有个时间不是?儿臣提议此二折下次早朝再行商议不迟。”
哈哈,老八是真的憋不住了,嘿嘿,好戏要上演了,爽很!美很!胤祚心中暗爽,脸上却是平静得很。连一丝表情都没有,他压根儿就不打算插手此事。
一待胤的话说完,胤立刻接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八弟此言大谬矣,事关重大不假,但拖延时日却又不值,儿臣已然将此二法讲得清楚明白,是非曲直还请皇阿玛圣断。”
康熙老爷子原就是个精明之人,此二法是不是良法,他心中自然有数。也明白胤提出此二法地动机,当然,以老爷子的眼光自然也能看出推行此二法所要面临的困难,对于胤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头儿心中还是极为赞赏的,老爷子也有心让老四表演一番。看看老四究竟能不能跟胤祚竞争个高低出来。只是此事重大,老爷子不免有些犹豫。想了想之后,看向马齐等上书房大臣道:“尔等有何见解,不妨都说说。”
马齐、张廷玉、李光地等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对于胤提出此折的用心和老爷子有心成全之意都了然于心,可这事儿关系到全体官员的利益,他们可都不想当这个恶人,自然是三缄其口,当个闷口葫芦了。他们不说话,王这个资历最浅地上书房大臣却站出来了,一头跪倒在地,高声道:“启禀圣上,臣以为此二法可行,而且必行。”
老王同志人虽死板,可眼光却是不差,自然是能看得出此二法的效力,况且他自个儿两袖清风、家无余财,此二法的实施压根儿就与他无伤。老王同志的固执是出了名的,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儿,即便是圣上反对,他也照样敢对着干,连康熙老爷子都对他有些头疼,更别说其他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