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杨赐罢公(3)
作者:剑花如梦      更新:2019-12-08 12:22      字数:14954
�没忘了这个传统,唐肃宗李亨背着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在灵武直接登基继位,把远在巴蜀的父亲给生生逼成了“太上皇”,而另一位起兵勤王的皇子,永王李璘,也最终陷入了皇位之争,兵败被杀。

  所以,这个坏的先例,不到万不得已,刘照是万万不敢开的。

  杨赐拭去了泪水后,心情略微平复了一些,他将手巾还给了刘照,和蔼的一笑,道:“老臣适才失态啦,竟然对着殿下发了那么多的牢骚。”

  “杨公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只恨弁年纪尚幼,不能为杨公解忧。”刘照叹息一声,也忍不住流露出了一句心里话。

  “殿下也毋须太过忧虑。只要殿下继续亲贤臣而远小人,收罗天下英才为己用,即便天下真的倾覆在即,殿下也有能力可以力挽狂澜,再造大汉。昔日,高皇帝起身不过一亭长耳,然得四方豪杰之士死力,故能攻灭强秦,击败项羽,成就千古帝业。而今,殿下身为嗣君,名正言顺,又有良臣为辅,豪杰效命,只需善处父子之间,他日必能成事。”杨赐反过来安慰起刘照来。

  听到“善处父子之间”这一句话,刘照登时明白了过来。其实,在杨赐心里,早就把复兴汉室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了。今日对刘宏的一番劝谏,只不过是他在尽人臣的责任罢了,同时,也是在尽力为刘照,争取更多的时间——如果能让刘宏更改哪怕是一样过失,也等于是给大汉多创造了一分生机,让刘照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成长壮大。

  刘照起身离开了座位,在车上向杨赐跪拜了下去,道:“杨公的恩德,弁此生莫忘!”

  杨赐见状,赶忙将刘照扶了起来,道:“老臣如此,并非为了殿下一人,而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也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殿下何须对我一个行将枯朽之人,惦念不忘,只要殿下不要忘了天下的百姓,善待他们,老朽在黄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车驾行至太尉府门口,刘照扶着杨赐下车,刚出来,就见一个人影急匆匆的迎了过来,拱手行礼道:“大人无恙否?”

  杨赐闻言,呵斥道:“弘农王在此,休得无礼!”

  那人这才看清,扶着杨赐的,乃是刘照,赶忙行礼道:“彪一时心切,未曾看到殿下在此,失礼了,还望殿下恕罪!”

  刘照呵呵一笑,道:“文先不必多礼,孝乃善之先,你关心父亲,何过之有!”

  原来,来人正是杨赐的儿子,永乐少府杨彪【注一】。永乐少府是管理永乐宫日常事务的官职,而永乐宫,则是皇太后的居所,因此,永乐少府的地位,几乎可与大长秋相提并论。只不过,如今的董太后,身份尴尬,只能自称永安宫,住在南宫嘉德殿,故而,永乐少府反倒成了闲职。

  听闻到父亲闯宫进谏的消息,杨彪也是吓了一大跳。他再三打探消息,却没有一点眉目,最后,只能回到太尉府,焦急的等待父亲的消息。没想到,父亲平安回来了不说,居然还是弘农王亲自相送。见此情状,杨彪总算放下了那颗悬在半空的心,既然是弘农王送父亲回来的,那足以证明,父亲与天子之间,并未发生什么冲突。

  只不过,看到杨赐那苍老、疲惫的神态,杨彪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恭恭敬敬的送走刘照之后,他扶着杨赐,回到了府中。

  “大人,今日究竟……”杨彪忍不住开口询问起了事情的经过。

  杨赐摇了摇头,道:“为父不过是去尽人臣的本份罢了!身为三公,岂能尸位素餐,对天子的过错,视而不见?文先啊,日后,你可要多与弘农王亲近,大汉最后的一点希望,可全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