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 兵形势(2)
作者:坟土荒草      更新:2019-11-10 21:10      字数:9128
计略都不需要太多,直接干翻,第二次秦献公对庞涓,上将军对秦献公,同样也是没用多少计谋,从河西打到关中,秦国差点被打爆了,害的孝公临危登基,庙算那么多,结果却是反着来的典型。

  巨鹿之战那就更不用说了,宋义庙算四十多天,毫无胜机,项羽一刀砍掉宋义狗头,带着自己的手下渡江,根本没算什么,过去直接刚刚刚,将对面打爆,天下诸侯看完那一战直接吓哭了。

  再往后还有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那就更丧心病狂了,敌方战备,布置,军略,全都没有出错,甚至打王世充的时候,窦建德还亲自率领麾下十几万精锐老兵前来援助。

  从各个角度讲,王世充伐交,伐谋都没有任何的失误,说服窦建德引兵十余万来援,近乎已经是成功外交的典范。

  逼得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人说出放弃此战,战略目标已经不可能达成,当前已经进入战略被动阶段,再打只能腹背受敌,放弃是上上之选,更是伐谋的成功之作,但是……

  后面就不用说了,李世民强行战术反推战略,三千五百玄甲骑破十一万窦建德精锐,直接一战杀双王,天下局势都硬生生被反转了。

  大唐直接从战略相持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甚至这里就埋下了李世民登基的伏笔,兵形势就是这么拽,就是这么不讲理。

  战略什么的,庙算再精面对这种情况有个鬼用,战术逆推战略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出现过,兵形势打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概率,兵形势打的一直都是奇迹。

  战争这种玩意,没打过,谁知道胜败结果,庙算可以提高概率,让概率无比接近于一,但是庙算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保证绝对胜率。

  换成兵形势那就简单了,打,逮住机会就打,管对手多强,刚刚刚,莽莽莽,只要他有破绽,咱就有胜机,至于这个胜机是一,还是无限趋近于零,说了有什么用,打完才知道。

  从一开始兵形势,勇战派的大佬,作战靠的就不是什么胜率,靠的是感觉,这群家伙的战争方式说的简单点,就是,你看了他们的作战套路,你也没办法模仿!

  如果说兵权谋可以学习,可以掌握,可以参照模仿,将敌军看做是一个试卷,将我军看作做题的人,越接近满分,即意味着水平越高。

  兵权谋的方式具有模仿性,也即是存在标准答案,如果有人能提前拿到试题,其实是可以学着某大佬的做法,按部就班的击败对手。

  兵形势,勇战派的话,洗洗睡吧,这群人击败对手的方式完全不具备模仿性,甚至你复盘之后让他们用之前的方式再打一遍,他们未必能再次打出同样的结果。

  这就是兵形势,比起其他兵家大佬,这个学派没有老师,传承的兵法基本都是看看,让你了解一下这个学派,并非是让你学习,真正关于这个流派该怎么打,完全看你个人了。

  如果说其他学派都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学派,甭管学我,还是像我,该死还是死,完全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

  这学派的战争靠战场直觉,而提到直觉这俩字你就应该明白了,这玩意不是学习能学出来的,这个学派学的再好,上战场该死也还是死,比纸上谈兵还惨。

  当然反过来看,如果说兵家哪个派系最能打那些敌我实力悬殊,而且最后结果还是大胜的战争,那不用说肯定首推兵形势。

  要知道兵权谋有时候会让人越算计越崩溃,就像现在的周瑜和曹操,根本提不起和陈曦作战的兴趣,他们推演的结果,输的概率无比接近于一,这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