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枢府瓷(2)
作者:
胖爷 更新:2021-04-12 02:41 字数:2151
��已经来到了一千八百万左右。
眼前这件折腰碗高八公分,口径将近二十公分,足径七公分。
敞口,斜腹,折腰,圈足。
此器采用印花工艺在内腹壁为一周回纹,在回纹对应处印有“枢”、“府”二字。
回纹下为一周连体花瓣纹,折腰处与内底形成一个斜圆地,内印云龙纹,龙纹小头,鹿角,无发,细颈,躯体瘦长有力,三爪。
龙体身披火焰纹,昂首曲身腾飞于祥云之中,气势恢宏。
此云龙纹与元青花的云龙纹造型基本相同。
器外壁腹部显露一道弦纹,将腹部分为上下两层。
腹壁见拉坯旋纹。
体施卵白釉,釉色呈鸭蛋青色,釉层失透,釉面莹润。
圈足厚实,无釉,足端平切,外削一刀,内壁微外斜,底心有旋纹及乳钉状。
折腰碗,是元代―个常见的品种,以“枢府”瓷折腰碗制作最为精美,此器可谓是一件典型之器,此器口部至折腰处,胎体厚薄适中,折腰下部稍厚重,造型庄重大方。
腹壁纹饰较底部纹饰清晰,纹饰图案构图布局讲究,图案精美,气度不凡。
胎质洁白坚致,制作精良,充分体现出“枢府”瓷的官用之品质和其蕴藏的艺术魅力。
这件折腰碗,在已知的枢府瓷中,算是一件比较大的器物了。
通体无瑕疵,纹饰精美,釉水莹润,乃是当之无愧的精品。
要论商业价值,这件折腰碗虽然不如之前那三件康熙瓷器值钱,更赶不上甜白釉梅瓶的九牛一毛。
但因为这东西太难得,所以收藏价值丝毫不逊于其他重宝。
有了这件折腰碗,算是弥补陆飞在枢府瓷收藏的空白。
毫无疑问,原地打包。
除了这件枢府瓷,这里还有几件元青花盘子。
虽然这些都是精品,但跟陆飞手中的元青花比起来,实在逊色太多。
陆飞懒得上手,直接来到宋瓷区。
斗宝大会上,陆飞在照片中就看到两件了不得的宋瓷,心中早就迫不及待了。
来到宋瓷区,陆飞一眼就看到了那件大家伙。
钧窑玫瑰紫出戟尊。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
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
尊从商开始,到北宋早起,都为铜制,作为皇家盛酒祭天祀地神器。
从宋徽宗赵佶给出创意开始,汝窑、官窑都大量烧制瓷尊代替铜尊。
但汝窑、官窑烧制的尊,有很多造型,极不规范。
待到官钧时,所制的月白、天蓝、玫瑰紫出戟尊都规范一致,造型工艺都相同,尊底都留有一孔。
这件出戟尊高二十三公分,上口径宽二十公分,腹径十二公分,底足直径将近十五公分。
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
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