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权力的游戏(3)
作者:李行空      更新:2023-01-18 10:14      字数:4865
/>   很多人只是学了一两个月,就有模有样的了。

  应该说华夏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之人,真正缺少的,是上升的渠道。

  秦朝为什么崩溃?

  就墨非个人而言,他认为秦朝崩溃的最大原因,在于秦朝统一了六国,军功爵制崩坏,阶层直接固化,下层之人,找不到上升通道,所以秦朝over。

  又好似开启了大唐灭亡的黄巢,是个落第书生,太平天国起义的洪秀全,也是个落第书生……

  除此之外,宋朝的张元,晚清的刘雨田……等等,很多聪明人,其实都是落第书生。

  因为在华夏得不到上升渠道,故而选择到敌国当汉。

  所以华夏古代的朝代灭亡,不是因为聪明人太少了,而是聪明人太多了,多到整个国家都承受不住的地步。

  在墨非给出差不多完全公平公正的公务猿考试后,这一条放在所有人面前的公平公正的上升渠道,可不就顿时吸引了全天下聪明,但是以往并没有得到机会的人吗?

  对于儒家,墨非也没针对打击什么的。

  讲老实话,儒家能够维持华夏那么庞大的疆域,两千年的大一统运转,其功劳,真是不小的。

  对比一下欧洲四分五裂的现状,就差不多知道了。

  不过也不可否认,儒家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陷。

  墨非的非儒篇,真假尚且不论,但是观其后效,却是大约说到了儒家的点子上。

  比如说墨子非儒篇,讲了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的一件事。

  墨子说,孔丘周游列国,曾经困于陈、蔡之间。当时孔丘等人,饿得只能吃野菜。后来子路蒸了一只小猪给他,他不问的来就吃了。子路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酒,他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了。等到鲁哀公迎他回国,席子摆得不对他不坐,即席不端弗坐,类割得不正他不吃,即割不正弗食。子问他为什么与“穷于陈、蔡之间”时判若两人。孔丘说:来,我告诉你!那时你我是为了求生,此刻你我是为了求义。于是墨非《非儒》说:肚子饿,就不惜妄取;吃饱了,就装模作样。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诈的吗?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这事儿有没有发生在孔子上,不论,但是在宋明清三代儒上,却是差不多让墨子的非儒篇,说得全中。

  当雪崩的时候,可没有一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继续采用儒家标准选择官员,当然是不可能的,墨非改变了当官的标准。

  在供求改变之后,那么需求自然而然会随之改变,所以儒家渐渐衰落,已然成为了必然趋势。

  ……

  墨非:“来了?”

  如意:“来了。”

  墨非:“没来吧?”

  如意:“没来!”

  墨非:“来不”

  如意:“来吧!”

  墨非:“来了吗”

  如意:“还没来。”

  墨非:“还没来那再来。”

  如意:“来了。”

  如意:“还来吗?”

  墨非:“还来?那还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