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 初心在否(2)
作者:小小沙丁鱼      更新:2020-01-16 12:07      字数:16932
于心思情感比较细腻的那种人。他们又不是玲珑心,对于自己的情绪把握得也比较准确。

  这时候谢昭意识到为什么叶久之前要那么问他,为什么后来又要鄙视他了。

  外面的那些小家伙,他们现在做的事,是为了立功和将功赎罪——因为那些异常,显然和他们之前的行动有关。

  可就算是纯粹的为了建功立业又有什么问题?

  难道他们就没有过这样的阶段吗?

  他之前的回答,包括他那时的心态,却确实是带着轻视和轻忽。

  漫长的执政生涯,他可以说没有忘却初心,却也确实是将当年的发自本心的热忱,变成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复一年的例行公事,让自己变得高高在上。

  现在在政事堂的争端,很多时候,甚至都已经不能说是为了公义。

  不能说是想要拖后腿,都是想要发展国家的。可目的已经变成了……第三类红尘念火。

  这和他们当初庇护万民、重整乾坤的宏图大愿真的是一致的吗?

  谢昭揉揉眉心。

  当天道初变,道门退出北方的时候,儒门的第一要务,确实是繁衍人口,占据北方,顺带培养更多的儒门弟子,积累儒门的实力。但那明明只应该是一个过程而已!

  多年承平下来,不但明都的民众已经很难适应混乱,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懈怠了。

  就在谢昭脸色数变的时候,叶久开口了。

  这次不是和谢昭讨论、争辩什么,而是跟上了姚清源念诵的节奏。现在叶久已经明白了他们在做什么,身为大儒、原作,他对文章的力度把握,自然远在姚清源之上。

  至少,有一点姚清源不能真正把握好,对叶久这个原作者来说却很简单,那就是《六欲》的根本立意——正确面对“自身”的欲望。

  人是一种从众的生物,很多欲望都是受到别人的“传染”而产生的。

  如何辨别并且摈弃这一部分欲望,同样是件很重要的事。只不过,这方面比较深刻,别说普通人,就是修士,想要做到“随时分辨并摒弃”也是一件困难的事。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六欲》属于实用性文章,本身就是用来影响民众,传染情绪的,在这方面只是有极轻微的涉及。想要将这一部分给扩大,并且不和“扩大自身某些欲望”的用途相违背,姚清源做不到,叶久能做到。

  姚清源当然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份异常。

  但这对他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坏事。

  非但等同于一颗补气丹药,还在同时算是一场机缘。《六欲》不同于《安民颂》,有更深层的立意和内容。大儒领诵,这和手把手的教导没区别了。

  姚清源是张煜教出来的。

  有了一个大儒外公,正常情况,其他大儒又哪里会教导他呢?

  虽然他不大明白,叶久大儒为什么会忽然参与进来。

  但既然不是阻止,那就没什么好多想的,继续下去就是了。

  大儒的参与,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之前姚清源就已经折腾出一堆被“扬尘”影响的异常者了。叶久参与之后,其他人很快就注意到,事情还能有另外的模样。

  首先,先是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