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被追杀(2)
作者:
飘浮的遐想 更新:2021-05-25 04:16 字数:3097
儿说,她应该总会相信我了吧?总会知道我这一段时间绝不是什么被迫害妄想症,绝不是什么神经过敏了吧?
我想到这里,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于是我一边跑一边冲着行人大叫:“救命啊,杀人喽,大家赶紧报警啊!”寒风灌进我大张的口中,再加上疾奔,胸口剧痛。更要命的是叫喊拖慢了我的速度,那个大汉向前指着的杀猪刀都快碰到我头发了。
然而我知道我的求助叫喊并没有什么卵用,我的叫喊纯粹是下意识反应,我相信不会有人帮我报警或是拦住执刀大汉的。
因为我记得有心理学家做过多次试验:一个女生对着一群人大叫救命啊,但是却无一人肯施以援手。
并非是这群人冷血,而是存在着一种叫做责任分散,也称旁观者效应的心理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所谓法不责众,说的也是类似道理。
当一个人遇到危险情况,向人求助时,如果当场只有甲一个人的话,甲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会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甲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自有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集体见死不救的局面。
我国有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其实同样说的同样是责任分散效应的道理。
所以人遇到困难时正确的求助方法不是胡乱对着人群喊,而是坚定的盯着某个人的眼睛喊。
如果他不救,就让他妈的在见死不救的阴影中内疚一辈子,去受道德法庭的审判吧。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当有人求助时,所有围观群众都不敢与被害者对视的道理,因为害怕一对视就要背负相关责任和心理压力。
尽管我懂这个道理,但可惜的是狂奔中的我做不到。因为我若真与某个人眼神对视,势必要停下脚步,那样的话,不等对方帮我,可能后面的杀猪刀就已经捅进我身体里了。
我完全慌不择路,哪儿人多便往哪窜,哪儿路好走便往哪跑,结果却不知不觉跑到了我的工作单位聚龙大厦。
我心说,坏了,这儿是我的大本营了,认识我的人就多了。
果然刚奔进写字楼大堂,就听到无数少女的尖叫以及男男女女们的议论声:“呀,15楼的崔医生做了什么啊,竟然被人追着砍?不会是勾引别人老婆了吧?”
“我估计是,听说崔医生可风流啦!常和患者不清不楚的。”
我很想停下脚步解释不是那么一回事,可狂奔中的我实在是张不开口,一张口寒风就往嘴里灌。
我对天发誓我没有和任何一个女患者有过任何形式上的暧昧,都是狗日的媒体乱写,然后以讹传讹。
“哎呀,真可怜!”一个扫地大妈提着拖把看着我道。
我以为他是在说我可怜,刚想感激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