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招揽,变化(2)
作者:样样稀松      更新:2022-04-03 23:30      字数:4684
;“宋大总统发来贺电:中国大有人才,复兴指日可待,华人为之骄傲,中国为之自豪。”周义怀大声宣读完,大厅里沉寂了一下,骤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冯如诧异地看了看周义怀,他竟然邀请到了共和国驻旧金山的领事前来致贺,可见他的能力,未必便是他口中所说的一个商人。

  周义怀走回座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已经被任命为中华共和国驻美国总领馆的武官,当然,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在此,为对你的隐瞒说声对不起。”

  “那你慷慨资助,恐怕也不是爱好航空事情业这么简单吧?”冯如疑惑地问道。

  周义怀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解释道:“说来话长了。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是复兴会美国支部的总干事了。现在共和国的国务卿陈文强,当时正是复兴会的执行委员。在我向他汇报工作时,他突然问到你,这让我很迷惑,因为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人。”

  “是啊,我当时寞寞无名,不知道陈先生怎么会提起我?”冯如更加大惑不解。

  “谦虚了,当时你在奥克兰市是颇有名气的机械专家,先后制造过抽水机、发电机、无线电收发报机等机械设备。”周义怀笑道:“不过,确实如你所说,我也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你的。当时,他对我说,这个冯如很有才干,如果可能,你留意一下,如果他遇到困难,就尽力帮助他一下。说完之后,他给我一张一千美元的汇票,并且交代我帮你时不要暴露身分,也不要一次把钱都拿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冯如笑着问道。

  “艰苦和绝境有时能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创造难以想象的奇迹。这是他当时说的一句话。”周义怀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真的象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你能在飞机制造上成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情况正如周义怀所说,尽管在此之前,冯如就已经是奥克兰市颇有名气的机械专家,但飞机毕竟是那个时代刚刚出现的新事物。由于莱特兄弟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封锁了一切信息。冯如只能通过参观飞行表演的机会,来揣摩飞机的大致结构。然后,再用数学与物理学原理,通过不断的航模试验,修改自己的数据。

  他甚至从商贩处买来许多鸟儿,观察它们的飞行状况。在这种条件下,冯如在三年的时间里造出飞机,就“相当于一个大学生花十万人民币,以三年时间造好一艘太空飞船。”

  冯如陷入了沉思,原来受到资助的背后竟然有这样曲折的故事。

  “陈先生也发来了电报,想请你回国效力,政府正在全力发展飞机。”周义怀殷切地说道:“政府将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最优厚的待遇,最大量的物质支持。”

  冯如抬起头,洒然一笑,说道:“我一直抱着‘壮国体,挽利权‘的宗旨制造飞机,什么优厚待遇,生活条件,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为祖国贡献我的才智,才是我平生的愿望。”

  ……………

  是金子,就总会发光;是人才,就总能脱颖而出。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虽然荷兰人安东尼?福克同意帮中华共和国造飞机,但出于对外国人本能的不信任,陈文强还是希望由冯如来担当重任。

  倒不是希望冯如能感谢他早年的帮助,而是他对这位热爱祖国的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的崇敬,他要尽自己的力量,让冯如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当一个故事刚刚开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