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诱敌深入(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22      字数:5343
始溃散逃跑了,他们请示是否要追击?”

  “城里的敌人好端端的怎么会跑?”毕苏斯基一听就火大了,在他看来一定是攻城部队阳奉阴违,擅自发动了进攻。

  而攻城部队却觉得自己冤枉啊!从昨晚到现在,他们是规规矩矩的按照毕苏斯基的指示,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明明有大把扩大战果获得战功的机会都放弃了。敌人忽然逃跑了,这笔账怎么能算在他们头上呢?

  在攻城部队看来,要为此负责任的绝对不是他们,而是毕苏斯基的那些嫡系,正是因为他们慢吞吞的贻误了战机,这才导致煮了一锅夹生饭。要是你们这帮货动作快一点儿,果断一块,早早的就赶到了包抄的位置,能有这么多屁事?能放跑犹太龟孙子?

  甚至不少攻城部队觉得毕苏斯基就是偏心,就是帮着那些慢吞吞贻误战机的混蛋开脱,就是在推卸责任。一时间,攻城部队对毕苏斯基以及毕苏斯基的嫡系是一肚子的意见!

  当然,意见大归大,但是负责攻城的部队还不敢违抗毕苏斯基的命令,在毕苏斯基下令,命令他们去追赶犹太人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执行命令,哪怕不太乐意,但他们还是照办了。

  从后来战役总结来看,毕苏斯基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后世普遍的观点是,他不应该命令不太靠谱的非嫡系部队前往追击,因为这个举动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后世的分析家认为,这些非嫡系部队战斗力相当有限,而且因为之前的摩擦和不快,积累了相当大的火气。很有可能在不利的时机,这股火气就会爆发,而一旦爆发就是致命性的。

  事后诸葛亮们纷纷认为,毕苏斯基应该派他的嫡系前往追击,波兰兵团战斗力更强,更服从指挥,由他们打前阵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分析有道理吗?肯定有,但是这都是事后分析,毫无意义。实际上毕苏斯基不是不知道那些非嫡系部队存在的问题,他相当清楚。那为什么他会派遣这些部队打前锋呢?

  原因是相当深刻的,毕苏斯基肯定不是什么军事天才,客观上说他的军事能力也就是中人之姿。但中人之姿不等于是庸人,毕苏斯基在个别的方面还是有长处的。比如他的警惕性很高,从之前的战斗中察觉出了什么。

  他能够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寻常,而且必须看到,因为犹太人过早的“崩盘”,导致了他之前制定的战斗计划已经全盘落空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场没有太大价值的胜利。他没能达成歼灭犹太人主力的目标,而且犹太人还跑了。

  这让他必须谨慎地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此时此刻,毕苏斯基站在了一个分岔路口上,是飞快的追上去痛打落水狗,还是稳打稳扎慢慢推进呢?

  毕苏斯基当然希望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掉犹太人,那样他可以去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捞一票,对他脑子里那个大波兰的梦想而言,速胜的吸引力相当的大。但与此同时,他又保持了足够的警惕性,他总觉得犹太人搞出的这幕戏有点不寻常,追击似乎有风险。

  这么说吧,毕苏斯基现在的状态就是小毛贼,有贼心但是贼胆却不大,跟历史上那个在西乌克兰捞了一票,被完全了冲昏了头脑的毕苏斯基相比,现在的这个毕苏斯基更难对付一些。

  经过一番思考,毕苏斯基做出了一个他认为最恰当的选择,派遣非嫡系部队追击。首先,这帮人在昨天的战斗中基本上就是在看戏,跟”苦战了一天一夜的嫡系部队相比,精力更加充足。在他们追击的时候,嫡系部队正好可以休整一下,等这帮杂牌追上了犹太人,把犹太人的精力消耗得差不多了,他的嫡系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