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飞机和地雷(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2      字数:5305
��厂开足马力生产列宁一号,另一面也没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们身上。毕竟他的航空兵本来就比协约国弱,仅靠二十架列宁一号还不够协约国的战斗机飞行塞牙缝的。所以苏霍伊的空军必须全体出动,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而轰炸机哪怕是不能完成俯冲轰炸和盘旋扫射任务的也必须出去丢雷。

  你没有看错,确实是丢雷,丢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地雷。比如之前提到过的蝴蝶雷,这种轻型反步兵地雷效果很不错,在轰炸基尔的行动中给地面的步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如今要攻击协约国的补给线没道理不用这种武器。

  不光是蝴蝶雷,还有一种跟蝴蝶雷类似但是造价更加便宜的“布袋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地雷呢?其实就是一个小布袋里装上比较敏感的苦味酸或者黑索金炸药以及玻璃碴子和铁屑,连引信都省了。空投出去之后,这种小布包一样的地雷可以说是一碰就炸,甚至有时候不碰都炸,比如有一架轰炸机就因为这种敏感的地雷爆炸而空中解体。

  讲心里话,这种地雷的安全性能很成问题,储藏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爆炸,历史上美帝在越南用过一阵之后很快就淘汰了,原因就是这玩意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能炸死谁完全看人品。

  而李晓峰之所以要用这种地雷,原因非常简单,首先是便宜,比蝴蝶雷便宜多了,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其次是生产简单,无非是一个布口袋,这玩意儿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要说山寨厂,只要有炸药供应家家户户都能生产,跟生产二踢脚差不了多少。当然这玩意儿比二踢脚危险多了,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三天两头的就得房倒屋塌。

  至于让美帝都头疼不已的储存问题,李晓峰压根就没想过什么储存,当天生产出来的布袋雷一离开“生产线”就直接装上飞机,然后就广泛的撒布在华沙和柏林之间的交通线路上,满打满算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儿,如果这点时间都会出问题,那李晓峰也认了。

  那么布袋雷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太好了,这玩意儿一撒一大片,一个波次的轰炸机的投掷量足够协约国的工兵忙活几天的。哪怕不是每个布袋雷都能准确地落在公路或者铁路上,但是赶不上量多啊!

  很多时候协约国的工兵还没将上一个波次的地雷排干净,下一个波次的地雷就直接落他们脑袋上了,一时间协约国工兵死伤惨重。当然死伤更惨重的是波兰老百姓,这玩意儿没什么准头从空中投下来指不定四处乱飞,砸到花花草草和小朋友是再正常不过了。反正那一段时间处于交通线上的波兰人过得是朝不保夕的日子,指不定某天刚刚出门就一雷掉脑门上了。

  发现了布袋雷物美价廉的效果之后,苏霍伊和他的小伙子们立刻开动脑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绩,怎么样将布袋雷的杀伤效果最大化就成了他们每天研讨的主要内容。

  不得不说,苏霍伊这个小胡子貌似贵族实则阴险,他可是想出了不少损招。比如将布袋雷投在农田里,9月末正是收获的季节,波兰和德国的农夫都准备享受一年劳动的成果,可当他们美滋滋的下田收割时,此起彼伏很不和谐的爆炸声摧毁了他们的美梦。

  这一招太损了,布袋雷没有引信,想要排除只能直接销毁,以前丢在马路牙子或者野地里还能远远的用枪打或者直接用炸药搞定。可是丢在农田里怎么弄?

  用枪打?茂密的小麦遮挡了视线,看都看不见怎么打?那直接上炸药?我勒个去,这倒是能解决地雷的问题,可是麦子怎么办?按照这种搞法几乎就不可能有收获了。

  于是乎协约国的工兵和当地的农夫都抓瞎了,望着一片片金黄的麦地是长吁短叹,除了不断地问候想出这个损招的王八蛋的十八辈祖宗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