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致命的失误(2)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4      字数:5452
  这还是其一,其二是敌人的解围部队离华沙还是很近的,一旦他们发现情况不妙,很可能就会马上缩回去,能不能将其包围都是一个问题。

  最后,正因为塞伯特的部队离敌人的主力很近,就算能将其围住,可敌人的主力也会很快反应过来,那时候他们还会“坐视”塞伯特被歼灭吗?

  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比较客观的,也是乌博列维奇无法回避的,可是乌博列维奇认为他的部队有能力应对这些问题!

  “通过围歼加斯帕尔的战斗,已经充分说明了敌人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可怕,之前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经验教训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从实战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火力更强,而且士兵也更适应阵地战和攻坚战。歼灭敌人将近五个团的部队只用了两天!按照保守的估计,我们消灭塞伯特的六个团也不会超过三天!”

  乌博列维奇看了自己的部下一眼,很有信心地说道:“而且当前的局势对我们很有利,敌人并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他们低估了我们的实力。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必然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说完这番话,乌博列维奇再次给李晓峰、给军 委以及给图哈切夫斯基发了电报,通报了战场上的最新情况之余,也提出来消灭塞伯特的构想。

  不得不说,乌博列维奇此时提出这个构想,让军 委和政 治局大吃了一惊。之前基于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经验教训,军 委和政 治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之前他们是盲目乐观,当敌人是纸老虎,而之后就是盲目悲观,当敌人是不可战胜的恶龙。

  打加斯帕尔的部队,他们就觉得风险就不小,而此时乌博列维奇竟然得隆望蜀准备火中取栗,在他们看来乌博列维奇有盲目乐观骄傲自大的嫌疑。按照他们的估计,这个仗是打不得地,风险太大了,现在就应该见好就收!

  如果按照军 委和政 治局的意思,这个好机会就会被错过了,但是在关键时刻,三个人改变了军 委和政 治局的态度,促成了这场胜利。

  第一个人当然是李晓峰,在获知乌博列维奇的作战意图后,他也立刻给军 委和政 治局发了电报,表示对乌博列维奇全方位无条件的支持。这么说吧,某仙人几乎是帮乌博列维奇给政 治局打了包票和立了军令状。如果战事不利,某仙人就得帮着背黑锅和收拾残局。

  在当时,这样的支持力度是相当不容易的,至少乌博列维奇是相当感激李晓峰,后来在回忆录中极大的帮某仙人刷了成就——他说当时如果没有安德烈同志的全力支持,这场战役根本就不可能开展,在最关键的时刻,安德烈同志作出了最重要也是有决定性意义的表态!

  而第二个改变军 委和政 治局态度的人是图哈切夫斯基,天才统帅收到乌博列维奇的电报后立刻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他处于乌博列维奇的位置,一定也会对塞伯特下刀子。所以他在接到军 委关于乌博列维奇作战方案是否可行的咨询时,肯定了乌博列维奇的计划。

  可是,图哈切夫斯基光是肯定乌博列维奇的计划,意义也显得不是特比大,毕竟最近一段时间他在战场上失分严重,军 委和政 治局对他也不是那么信任和肯定了。

  图哈切夫斯基当时不光全盘肯定了乌博列维奇的计划,还向军 委和政 治局作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白俄罗斯方面军将保证继续坚守华沙,至少继续坚守三到五天,如果能改变之前的作战设想,我将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图哈切夫斯基的这个保证相当的重要,因为军 委和政 治局之所以不赞赏乌博列维奇的计划,主要就是顾忌协约国在华沙的主力部队,担心他们回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