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战争的尾声(上)(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4      字数:5344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说这番话的同时,在包围圈里福煦也在进行最后的战斗布置。

  “能跑得动,能拿得起枪的还有多少?”

  仅仅几天的功夫,福煦就像老了十多岁,六十多岁的他此时看起来像是八十岁风粗残年的老头子一样。灰白的头发像枯草,蜡黄的皮肤中透露着死灰的气息,仿佛只要一阵风就能将老头吹倒。

  不过福煦的面貌虽然不好看,但是老头的气息却并不乱,在这种极端不利的形势下,老头毅然保持着一个元帅必须有的冷静。

  “我们必须再进行一次突围,这一次我们兵分两路,英国远征军继续向西南方向突围,法国军队向东突围,突围时间放在明天凌晨,各位,有问题吗?”

  下面的军长和师长,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没有一个吭声的,因为仗打到这个份上,还能说什么?至于突围的方向?向南向东又能有什么差别,反正不管怎么看成功的可能性都不高!

  是的,此时包围圈里的协约国军队士气已经散了,原本的五个师此时剩下的也就是三个半师的样子,这点儿人马还兵分两路突围,怎么看都是垂死挣扎。

  实际上福煦自己也认为这就是垂死挣扎,当时老头对自己的副官解释为什么要让法国军队向东突围的时候,老头是这么说的:“敌人炮兵的火力太猛了,英国人不会成功的。而我们看似是朝另一个死胡同突围,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福煦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在他看来红军不太可能死死地挡住他向华沙城区跑,反正跑进去了依然是被围困,谁会拼死从一个包围圈冲向另一个包围圈呢?

  而英国人那边则不一样,突出去了就是海阔天空,红军必然拼死堵口子,上一次突围行动失败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并且福煦还认为只要英国人向西南方向突围,必然会吸引红军绝大部分注意力,那么他这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自然而言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说白了,福煦就是想让英国人当替死鬼,而且这个狡猾的老头在行动开始之前还特别向下面的师长暗示:“等英国人开始突围之后,至少等十五分钟,你们再开始行动!”

  不过当时,他的副官问了一句:“可是就算我们成功冲进了华沙城内,又能改变什么?还不是在等死吗?”

  福煦当时笑了一声,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在日记中写道:“我只能等,以我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突围成功,只有冲进华沙我的部队才有喘息的机会!我始终相信国家是不可能完全放弃我们不管的!”

  说白了,福煦还是想逃进华沙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毕竟华沙城内再怎么也比野外强,冲进华沙至少不用在野地里挨冻,说不定还能从波兰人嘴里抢一点儿果腹的食物,而且依托城市打巷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不得不说,福煦还真算是老谋深算,他大概已经发现了,就算能从西南方向突围出去,后面也会面对红军的追剿。以他们这些饿得打晃晃残兵败将根本就不可能跑得过红军的骑兵,诚然红军的骑兵在阵地战中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活计他们是非常胜任的。

  在福煦看来,就算能冲出包围圈恐怕反而死得会更快一些,他如果想捡回一条老命,唯一的办法就是冲进华沙,那样才能坚持更长时间,而坚持的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等到增援部队的可能性更大。

  为英国人默哀吧,约翰牛们恐怕想不到他们已经被盟友给算计了,福煦这是准备用他们的鲜血给自己铺一条活路。相反当时英国人觉得老头还很可爱,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