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年(上)(3)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5 字数:5378
,那某仙人在这个时空,苏联究竟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优先发展的农业呢?
答案是重工业。
可能同志们又会问,不对吧,这不就是历史上钢铁同志的思路吗?怎么会变成托洛茨基的主张呢?
只能说图样图森破,历史上钢铁是怎么击败托季联盟的?那是跟布哈林一起联手了的,而布哈林的主张是什么?小布是坚定的农业派,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将苏联先建设为一个农业大国,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首先不挨饿。而当时托洛茨基的主张是什么?老托的主张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要用从农民那里剥 削(原谅我用这个词,但实质就是如此)来的粮食出口换外汇,再用这些外汇从国外购买机器和技术,完成产业升级之后,再回头解决农民的诉求。
老托才是推行集体农庄的第一人,按照他的要求,要改变苏联落后现状,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那种传统的小农经济,要将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提高生产效率,要多“生产”粮食,这样才能多换外汇。
是不是觉得眼熟?眼熟就太对了,因为钢铁联合布哈林击败托季联盟之后,转手就打倒了布哈林,将布哈林的主张丢进了垃圾堆,转而实质上接受了老托的策略。
政治就是这么有意思,这么没节操,明明一回事,但是到了斯 大林及其党羽那里就要区别对待。一个被捧上了天,另一个却被踩扁了。
好在这个时空列宁还在,对于导师大人来说,老托否定他的新经济政策,甚至直接骂新经济政策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是披着资本主义外衣的狼。但是列宁没有简单直接的毁灭老托,反而给了老托一个证明其论点的机会。
最后,新经济政策中部分有益的成分被保留,而老托主张的计划经济前期爆发力强的优点也显现了。如果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联合绞杀和封锁,这个十年中苏联能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当然,实话实说,问题也不少,比如农民的积极性就被极大的扼杀了,从1927年开始因为大量出口粮食换取外汇,部分产粮地区再一次出现了饥荒的苗头。得亏李晓峰发现得早,及时向政 治局汇报并做好了应对措施,否则乐子就大了,估计会跟历史上一样被惨。
总而言之,这个十年挺精彩,虽然斗争不断,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未来是可以期待的,只要列宁一如既往的居中调和党内的各种矛盾,磨平各种冲突,苏联保持这种边斗争边前进的趋势是可以期待的。
可是,忽然之间一直帮着大伙擦屁股的列宁同志竟然说他累了,准备再擦五年的屁股就回家养老,这一下乐子就大了。没有了列宁调解各种矛盾,以托洛茨基那个折腾方式,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而且列宁还立了一个65岁退休的flag,这不是逼着托洛茨基、斯 大林他们最后的疯狂吗?在这种情势下,斗争不可避免的进入白热化,各方势力都不得不为后列宁时代做打算,都不得不着手抢夺话语权了。
李晓峰这次在中 央委员会上的惊世骇俗的发言,就被视为斗争集中爆发的开始。所有的人都觉得,他这一次出手其实就是为后列宁时代斯维尔德洛夫集团的政治利益做的豪赌。
当然,这种豪赌也被普遍认为是愚蠢的,不少大佬都觉得小斯太着急了,明明能等,何必要这么赌呢?
对此斯维尔德洛夫是哭笑不得,因为列宁做出1935年退休的决定前,跟小斯进行了一番沟通,其意思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让小斯等一等。不要跟托洛茨基去抢35年到40年的这五年,让老托顺顺利利的作为后列宁时代的过渡者。他认为小斯真正要去争取的是40年到50年的这十年。